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2011年销售额增长25.9%

作者:王恒真 张益存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3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2月9日,记者从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全省工作会议上获悉,2011年,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以实现商品销售总额181.8亿元,实现利润745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9%和32.2%的成绩向当地父老乡亲交了一份令人欣喜的答卷。

  5年前,由于种种原因所致,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许多企业举步维艰,许多基层社倒闭破产。从2007年开始,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正确指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供销合作社工作,全系统干部职工围绕中心,奋力而为,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年增长、经营效益连年好转的势头。

  甘肃省供销合作社主任张正谦将这些令人欣喜的变化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积极实施“新网工程”,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供销系统农资、农产品、农村日用品、再生资源四大网络建设稳步推进,经营业态不断创新。截至目前,已改造、提升、规范配送中心230个,发展和规范县以上批发市场72个,连锁店总数达到9326个。农资配送中心逐年增加,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保持在80%以上。农产品交易设施建设力度加大,交易能力有所提升,农产品收购总额48亿元,增长46.9%。日用品经营网点以发展到1万多个,日用品零售额达到54亿元,增长37%。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体系建设已经启动,西北再生资源产业基地项目开工,县以上主营废旧物资经营的企业发展到59个。

  二是加快恢复基层组,服务和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供销系统已恢复重建基层社109个,总数达到777个;新建村级综合服务社589个,总数达到4242个;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209个,总数达到2556个,参与农户42万户,带动农户180万户。大力实施“绿色农业培训服务工程”, 累计培训服务农民62.75万人次。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龙头企业164户。发展地方特色示范商品基地510万亩,达标的国家级农会标准化示范区5个,总社级标准化示范区4个,正在组织实施的国家级农会标准化示范基地4个。

  三是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企业活力进一步实现。截至目前,全省系统已申报实施各类项目280个,计划投资60亿元;争取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11750万元,带动社会资金7.6亿元;竣工项目129个,在建151个,实际完成投资9.7亿元。深入推进企业改革,改制企业达到251户,改制面积达到77%。县以上企业资产总额89.1亿元,同比增长13.9%;所有者权益19.8亿元,增长15.8%;实现利润5964万元,增长19.8%。省社直属企业通过引导优势资产向优势领域集中,“三集团一中心”发展态势明显。

  四是努力促进民生改善,职工生活进一步提高。全系统帮助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2102人、医疗保险2741人、失业保险3323人,参保率分别由2010年底的87.4%、73.8%和77.9%提高到90.3%、87.4%和87.7%;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2201人;社属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增加2285立;督促协调社有企业为1836名“五七工、家属工” 办理了养老保险。

  会议同时对2012年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工作提出具体目标:四大网络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规范提升,项目建设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发展活力和服务实力进一步增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作用进一步显现。全系统商品销售总额增长20%以上,农产品收购总额增长25%以上,实现利润增长20%以上。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