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从甘肃省供销合作社召开的全系统工作会议得知,该系统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转型跨越”的战略部署,完善思路措施,加快全系统改革发展,增强为农服务实力,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2012年,全系统实现商品销售总额、实现利润、所有者权益三项指标分别取得了同比增长29.6%、25.5%、13.7%的好成绩。与此同时,资产负债率74.98%,同比下降1.86个百分点。
据了解,在过去的一年,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之所以取得上述好的绩效,得益于以下四个方面的艰辛努力。
一是经营业务提质升级。新建和改造、提升了一批配送中心、批发市场、连锁店、直营店,经营服务网络日趋完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业务经营在巩固扩大农资、物流、农产品、日用品、再生资源的基础上,向房地产、农村金融、油品供应、农产品加工等新型领域渗透延伸速度加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是项目建设力度加大。2012年全系统申报和实施各类项目281个,计划总投资62.7亿元,完成投资12.7亿元,竣工项目152个,其中,建成了陇东集团大厦、天水华阳购物中心、酒泉巨龙酒文化博览园等一批投资额较大、设施先进的大项目;争取到中央财政“新网工程”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31个,专项资金4531万元,比上年度增加906万元,增长24.99%;全系统改造、提升、规范配送中心246个,连锁店总数达到9326个;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公司3户、农信担保公司3户、资金互助社1户。
三是骨干企业逐步壮大。充分利用供销合作社现有企业,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组建龙头企业。开放办社,项目支撑,招商引资,靠大联强,引进战略投资者联办。积极实施集团化经营战略,组建企业集团,形成企业集群。2012年,培育发展龙头企业8户,总数达到172个,培育了甘肃农资、酒泉巨龙、定西清吉等一批销售上10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
四是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加快“三社一会”为重点的基层组织建设,夯实组织基础,使其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的依托力量。2012年全系统恢复新建基层供销社6个,总数达到783个;领办各类专业合作社127个,总数达到1650个;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社458个,总数达到4600个。
(责任编辑:高徽)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