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部党支部认真学习汪洋副总理讲话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07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4月27日,国际合作部党支部全体人员集中学习了《汪洋副总理在供销合作总社调研时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支部负责同志介绍了汪洋副总理来总社调研的基本情况,并全文通读了《讲话》内容,随后组织全体展开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汪洋副总理的讲话立意高远,风格平易近人,深受鼓舞和启发,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讲话》增强了信心

   《讲话》借助“四不像”的说法,准确地概括了供销合作社的主要特点,充分肯定了供销合作社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价值和潜力,精辟地解析了中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定位问题,增强了我们对供销合作事业的信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普遍经验表明,市场机制在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方面具有制度优越性,但市场经济本身也有许多先天不足,例如贫富分化问题、社会公平与救助问题、城乡协调发展问题、市场秩序问题等等。尽管政府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减少、解决以上问题,但政府的作用并非万能,因此社会化服务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致力于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就是更加重视公平、公正,更加关注民生。供销合作社既能够代表政府意志又能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这方面,中国供销合作社大有作为。中国供销合作社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从农资供应、日用品销售、农副产品收购到餐饮娱乐、养老幼教、农技服务、家电维修等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通过大力提高农村流通现代化水平来改善农村消费环境;通过带动农民专业合作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民收益。通过三种力量的建设,把中国供销合作社事业的融入到更大的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建设中,中国供销合作社的舞台会更宽,未来大有可为,中国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支持也会更有力度,这一基本判断增强了我们对中国供销合作事业的信心。

  二是《讲话》拓宽了眼界

  《讲话》高屋建瓴,围绕我国农业生产流通的基本国情,提出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服务规模化的新视角,丰富了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内涵,拓宽了我们的眼界。搞农业现代化,必须集约化,规模化,这是基本共识,但《讲话》在充分肯定生产规模化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农业服务规模化的重要性。在服务规模化这一领域,供销合作社现有的网络、经验、人才的优势较为突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网络实现规模化经营可以降低服务成本,可以提高服务的标准化、专业化、专门化的程度,对于中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供销合作社系统在继续做好生产、流通环节规模化经营的同时,有必要大力加强服务规模化建设,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从这个角度看,《讲话》为我们拓宽了开展供销合作社各项工作的视野。

  三是《讲话》指明了工作方法

  《讲话》要求“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能够保持自己的活力,是靠自己的活力而不是靠政府的支持区在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当然,政府也要支持。”大家认为,这一要求的实质就是“真抓实干,有为才有位”,为我们指明了基本工作方法。我们工作中在继续积极争取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同时,要把努力提高系统企业和服务网络的各项能力和竞争力作为根本出发点,立足于供销合作社的行业优势和组织优势,不断提高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经营能力。只要自己做到了,政府的各项扶持政策是水到渠成的结果,而不是“等、靠、要”,有了政策做点事,没有政策不做事。只要供销合作社真正落实为农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在市场竞争中做出来成绩,必将会得到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

  国际合作部作为总社对外交往窗口,将立足于本职工作,认真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把领导讲话的精髓与自身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各项外事外经工作。通过提高外事出访及接待工作质量把更多的国外合作社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介绍到国内,通过开展各项培训活动提高系统企业经营能力,通过开展各项交流活动为系统企业开展国际经贸合作创造更多机会,更好地服务于总社中心工作及供销合作社事业发展。

  国际合作部党支部

  2013年4月28日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