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滨海召开

前8个月基层供销合作社实现销售671亿元 同比增长16%

作者:杨帆 王洋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3年09月22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9月16日至17日,江苏全省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滨海召开。省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黄宝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盐城市委副书记陈正邦出席会议并致辞,省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王永根主持会议,省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薛立志出席会议,省总社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徐筱棣作了《打牢发展根基、夯实服务基础,努力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工作报告,盐城市副市长吴晓丹,滨海县委书记李逸浩、副县长姚兆春,阜宁县长顾云岭、县委副书记徐华明、副县长朱玲分别陪同参观现场。

  黄宝荣指出,盐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供销合作社工作,在高起点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恢复重建、构筑创新平台、重抓为农服务等方面,树立了标杆,值得学习推广。

  黄宝荣指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要抢抓各级党委政府重视支持供销合作社发展的机遇,把基层社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增强服务发展能力。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结合实际,整合力量,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提升基层社为农服务的质量,加快专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基层组织创新发展。要增强实力,增强后劲。立足“三农”、扎根农村,切实增强基层供销社发展活力。

  黄宝荣指出,全省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成绩值得肯定,但基层工作任重道远。现在,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加快基层组织建设的步伐,不断开创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会上,滨海县、盐城市社、句容市社、如皋市社、邳州市社作交流发言。会前,与会代表参观了滨海东坎、通榆两镇供销合作社和阜宁沟墩供销合作有限公司沟墩禽蛋专业合作社、物美超市沟墩店、新苏购物中心等现场。

  各省辖市社、部分县(市、区)社负责人,省总社机关相关处室、投资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前8个月基层供销合作社实现销售671亿元 同比增长16%

  按照全国总社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要求,江苏省社把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摆上了更加突出的位置。省总社党组成员围绕深化、完善、提升,深入开展了以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三解三促”调研活动;省总社在镇江和南京先后召开了“三社”建设和基层组织创新发展座谈会;省社省人大代表黄宝荣同志在今年省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恢复重建基层供销合作社的建议》,得到了省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省总社五届八次理事会将基层组织建设列入全年重点工作并提出了努力实现基层社全覆盖的奋斗目标;省总社成立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牵头、省市县社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在全国系统率先设立了基层组织发展专项资金;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全省基层社恢复重建(2013-2015)工作规划》和《全省为农服务社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三个文件。

  经过系统上下共同努力,从全系统推进情况看,总的讲,开局良好,态势喜人。

  一是积极探索,基层社恢复重建走出新路子。基层社恢复重建是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各地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创新拓展,初步探索了基层社恢复重建的五种模式。一是县社投资型。滨海县原本是一个基层社空白县,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去年以来,由县社资产管理公司出资,在9个乡镇成立了县级社控股的新型基层社。二是网络建设型。邳州、铜山、常熟、东海、盱眙等地利用农资、日用品超市恢复重建基层社,对新建的基层社进行投资入股并将其作为配送直供点,实现了“企业搭建网络,基层社恢复重建”的双赢格局。三是强社带动型。句容、射阳、海门等地采取“强社带弱社、大社带小社”的方式恢复重建基层社。句容市社积极争取工商部门的支持,依法注册成立了6个中心社,辐射辖区内所有乡镇。四是“两社”合一型。盐城阜宁和常州的武进、新北等地根据当地基层社薄弱、空白地区较多的现状,对基层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两社”融合,推动了基层社重建。五是为农服务社升级型。泰兴等地对为农服务社进行扩建和提升,开展以“五有”、“三恢复”为内容的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此外,不少地方把基层社建设主动融入到小城镇建设,东台、滨海、江阴、江宁等地基层社主动参与城镇商业中心建设,壮大了基层社的实力。截止8月底,全省基层社实现销售671亿元,同比增长16%。

  二是引领带动,专业合作社建设创出新特色。截止8月底,全省共领办、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4900家、联合社252家,实现销售516亿元,同比增长31%。各地围绕当地特色产品、优势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句容市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在科技兴农模范赵亚夫的带领下,“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得到全国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王侠的关注和肯定。各地积极推进“二次合作”,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培育了一批如太仓仓润、东台民星、高淳青松、南京宁供等带动能力强、辐射范围广、社会影响大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各地还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发展特色专业合作社,如溧阳的劳务合作社、镇江的植保服务合作社、阜宁的秸秆合作社、洪泽的电子商务合作社、睢宁的农田托管合作社等一批特色专业合作社。

  三是注重规范,为农服务社建设实现新提升。目前,全省为农服务社已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三星级为农服务社5899家,占全省为农服务社的40%,已打造为农服务社样板社100家。截止8月底,全省为农服务社实现销售445亿元,同比增长25%。这两年,我省为农服务社建设注重与“新网工程”对接,常熟常客隆、江都宏信、江宁岗山、阜宁物美、如皋品德、武进明都等连锁企业通过为农服务社建立连锁网络终端,迅速占领农村市场,市场份额迅速提升,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知名品牌。吴江市社积极推进为农服务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供销合作社新形象。

  四是加强联合,基层协会组织建设彰显新活力。截止8月底,全省共有基层协会组织430个,占全系统协会总数的87%,其中隶属于县级社的协会组织有297个,隶属于基层社的协会组织有133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把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和涉农单位联合到一起,在服务“三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给基层社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全省各级农产品经纪人协会通过省、市、县三级联动,大力实施“全省农产品经纪人创业兴业培训工程”。2010年以来,全省各级协会举办培训班359期,培训人数达31000多人,共有17000多人通过考试获得初、中、高级农产品经纪人资格证书。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和大部分市级协会均被全国协会评为优秀协会。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