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江苏省盐城市供销合作社获悉,近年来,盐城市社以“三社”覆盖镇村、“五网”贯通城乡为目标,以农村现代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供销合作社基层组织建设,全系统已有66家初步完成新型基层社建设,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923个,领办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68个,建办为农服务社2035个。今年已恢复重建基层社11家。坚持分类指导、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方针,狠抓基层社建设这个“牛鼻子”不放松,全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全力提升专业合作社和为农服务社建设水平。
1、对基层社实力较强地区,抓提升、抓拓展。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快速做强基层社实力。招商引资上项目,整合资源谋发展。近年来,全市基层社项目建设总投入每年都超过亿元,改造提升了一批基层商业设施,培育了能够带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全市基层社的盈利面逐年扩大。东台三仓、时堰供销社分别投资千万元,将原有老商场建设成为当地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综合性购物中心,基层社发展实力与后劲不断增强。以拓展服务领域为抓手,着力做优服务载体。紧贴现代农业新形势、农民群众新要求,积极拓展资金互助、农业技术服务、环境保护等服务领域,全系统创办资金互助合作社7家、农技专业合作社11家,草业合作社50多家。以农村合作经济联合会建设为抓手,扩大基层社的社会影响力。聚合为农服务力量,着力打造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平台,东台市所有基层社都成立了农合联,基层社的社会影响力显著增强。
2、对基层社薄弱地区,抓整合、抓改造。对有牌子、无资产的空壳社,实行由大社托管,或联合社会能人发展经营服务项目。盐都区楼王、北龙港供销社对沿街、沿路陈旧网点实施改扩建,搭建了服务平台,增强了发展后劲。射阳县社以特庸、临海2家中心基层社为依托,恢复重建过去托管的空壳基层社,实行大社带小社、强社带弱社。
3、对基层社空白地区,抓恢复、抓重建。在总结推广滨海恢复重建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恢复重建的几种模式,即:县社投资主导型、专业合作社拓展型、骨干企业牵头型、开放办社加盟型、中心基层社带动型和为农服务中心升级型,统一指导全系统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
(责任编辑:任智超)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