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供销合作社:抓基层 打基础 固本强身 努力打造全新基层组织体系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3年10月1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近年来,天津市社认真落实总社关于加强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天津市社的具体情况,抓基层、打基础、固本强身,以推进系统“三社”建设为重点,通过全力推进基层社重组再造激发了基层组织内在活力,通过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了基层组织外延主体,通过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提升了基层组织服务功能和水平,使全系统基层组织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重点突破,把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同步推进

  基层组织建设的滞后与薄弱主要表现在:基层社大多关停并转、守摊待业、经营空白、亏损严重;基层组织与农民经济联系较为松散,难成合力;基层网络终端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滞后。为彻底突破这个瓶颈,市社明确以抓基层、打基础、固本强身为目标,以推进“三社”建设为重点,把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与经济工作同步推进。在对全系统12个区县供销社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市社制定了《加快推进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和《推进“三社”建设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分解下达了考核工作目标,并将此项工作与区县主要经济指标、重点项目、一把手奖励挂钩,一并进行检查、考核、奖励。各区县社对此项工作也高度重视,全部成立了由一把手挂帅的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得力干部组成工作班子,层层分解目标,深入一线推动,落实工作责任,系统上下形成了抓基层、打基础的浓厚氛围,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目前,全系统共新建、改造提升基层社84个,领办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5个,建成农村综合服务社414个,系统基层组织体系已基本形成。

  二、多措并举,努力打造全新基层组织体系

  为激发供销社基层组织的内在动力,发挥其在农村现代流通中的职能作用,天津市社以基层组织的重组再造、提升功能为重点,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通过组织创新、体制创新、经营创新、服务创新,激活供销社基层组织。

  (一)推进基层社的重组再造,打牢基层组织根基。在对系统现有基层社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坚持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着力激发基层社的内在活力。一是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层社的重组再造。宁河县社充分发挥家乐超市知名品牌、连锁配送、经营网络的龙头带动优势,通过发展网络终端,先后建立了大辛、岳龙、赵本、北淮淀、丰台、潘庄六个家乐直营店,把基层社经营纳入龙头企业经营的统一体系,实现经营管理的六个统一,使原有六个基层社彻底改变了经营萎缩的局面,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二是以开放办社转换基层社的体制机制。静海县中旺基层社在恢复老字号产品“中旺香肠”的生产过程中,联合当地3户农民入股,组建专业合作社,共同建设“中旺香肠”生产线,产品销往静海本地和全市各大超市,供不应求。三是以资产重组和管理创新推进基层社整合。武清区社将原有33个基层社进行重新整合,按经济区划建成12个中心社,资产实行统一管理,基层社主任公开竞聘,经营好坏严格奖惩,鼓励基层社开辟新的经营业态,鼓励基层社与多元投资的经营主体实行联合发展,使基层社从出血口变成创利源。从2011年开始,系统基层社已全部实现扭亏为盈,今年1~8月份,系统基层社汇总实现利润378万元,同比增长93%。

  (二)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拓展基层组织体系。近年来,天津市社把领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改造整合基层组织的一条重要途径,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人制宜,通过投资入股、品牌加盟、订单农业等多种方式,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到目前,全系统已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85家。其中:宁河群英、盛农,汉沽连富、鑫丰园,北辰清水园、下河头,蓟县绿裕、邦民8家专业合作社被确定为全国总社的示范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的重要支撑。宝坻区社以劝宝超市为依托,积极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与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生产基地签订产销合同和自有品牌授权等方式,先后领办了蔬菜、水果、粮食、水产、畜禽等16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一批农产品生产基地,使专业社生产的新鲜农产品及时进入区内的各大超市、卖场,走出了一条“龙头企业+专业社+生产基地+连锁超市”农超对接的成功之路。为壮大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北辰区社先后投资400万元,与农业种养植大户参股合办了水清园蔬菜、下河头食用菌2个专业合作社,使其成为供销社的成员社,共同推进农产品的产销对接,既密切了供销社与农民的经济联系,带动了当地农民共同致富,又发展了新型的供销社基层组织。

  (三)建设农村综合服务社,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立足于综合服务、方便农民,便利消费、扩大流通的目标,通过网络终端的融合和现代信息设备的引进,发展集多种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农村综合服务社,实现了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农副产品收购、再生资源回收一站式服务,同时把邮政、银行、信息服务等引入综合服务社。为提升综合服务社信息化服务水平,天津市社还为系统综合服务社安装了电子信息显示屏,定期为农民发布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价格、质量、供求信息和农业科技信息。静海县社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陈官屯综合服务社,经营面积达到2000平方米,经营服务涵盖了商品销售、庄稼医院、公益服务、信息发布等十几项内容,深受当地农民欢迎,自2012年5月建立以来,已实现销售1060万元。

  三、完善提升,不断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再上新水平

  近年来,天津市社在打造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收到了初步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基层组织建设中,一些问题还亟待解决。一是部分区县社对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思想不解放,工作缺办法,推进速度慢。二是基层组织规模小,经营总量低,综合实力不强,为农服务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基层经营人员普遍老化,后备力量不足,缺乏专业经营管理团队。

  下一步,我们将在认真总结前段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查找问题,确定主攻方向,继续全力推进系统基层组织建设,并重点做好以下四项工作。一是认真落实天津市社基层组织建设发展规划,确保全面完成基层组织建设三年发展目标。即2014年底,全系统基层社总数达到12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115家;农村综合服务社总数达到437家。二是坚持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标准与水平的统一,在注重“三社”发展数量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三社”建设发展质量,确保基层组织建起来、立得住、作用大、效果好。三是认真总结系统基层组织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现场会、交流会,互相学习,相互促进,营造全系统抓基层、打基础、固本强身的浓厚氛围。四是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定期开展系统基层组织管理人员各类政策法规、经营管理、专业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培训,提高系统基层组织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专业水平。

  (责任编辑:任智超)

 

收藏本文 打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