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坚持把基层基础建设放在系统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采取全面部署、整体推进、典型引路、检查督促等多种举措,特别是连续两年开展了“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基层组织体系和网络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整体经济实力明显提升,呈现出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
一、以分类改造推进基层社振兴发展
各级供销合作社按照“空白抓重组、薄弱抓改造、较强抓提升”的分类建设原则,采取资源整合、盘活资产、项目带动、打造网络等有效措施,全面加快基层社改造步伐。针对部分县社基层经营网络空白的实际,狠抓恢复重建工作,利用总社消灭网络空白县扶持政策,先后争取资金1500余万元,消灭网络空白县30个。同时对256个经营困难社成功进行了改制,对75个无法经营的实行了撤并和破产。针对部分基层社虽资产健全但经营网络却十分薄弱的实际,通过明晰产权、资源整合、招商引资、吸收农民入社入股、共同开发等方式,盘活了社有资产,增强了服务实力。平遥县襄垣供销合作社通过对闲置经营设施的整合重建,建起一座营业面积达5500平方米的大型综合商场,经营收入由10万元增加到100万元。对经营基础较好、经济实力较强的基层社,通过提升经营规模、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使其率先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汾阳市肖家庄供销合作社去年销售总额突破亿元大关,成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百强基层社。高平市城关供销合作社改造2个商场、新建1个商城,经营面积达7000多平米,成为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商业企业。经过广大基层职工的多年艰苦努力,基层社已从过去的大面积亏损步入了加快发展的良性轨道。目前,全系统拥有基层社1346个,乡镇覆盖率达100%,其中盈利社、利润持平社、亏损社分别占总数的36%、53%和11%。
二、以推进便民店建设恢复巩固农村主阵地
农村便民连锁商店既是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终端,更是供销合作社占领农村市场、服务农民群众的主阵地。省供销合作社积极争取省政府的支持,把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纳入省委省政府实施的“五个全覆盖”工作。两年多来,全省供销合作社将便民连锁商店全覆盖作为“一号工程”,倾注全力,克难攻坚,截止去年9月底新建便民店9028个,累计建设24530个,呈现出三大亮点:
(一)标识统一,形象鲜明。各市、县供销合作社按照省社和有关部门的要求,积极实施便民店标识统一工程,“中国供销合作社”的社徽遍布全省广大农村。
(二)制度健全,管理科学。各级社严格执行省社《便民连锁商店规范管理办法》,加强和完善了商品配送、商品质量、服务承诺、“八不经营”等规章制度,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一店多能,一网多用。全省各个便民店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努力扩大服务内容,在为广大农民提供安全快捷的日用消费品的同时,积极拓展农副产品收购、电信、社保等全方位、多层次综合服务,实现了“一店多能,一网多用”。高平市便民连锁店达到422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仓储面积6000多平方米,年配送额1亿元以上。在去年6月份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新“五个全覆盖”工程现场会上,长治市屯留县泽庄村“一店多能”、小南村“双向流通”和西至河村“综合服务”三个方面的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典型,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称赞和省领导的充分肯定。省委书记袁纯清、时任全国总社主任杨传堂对全省便民店建设工作多次批示给予充分肯定。
三、以专业合作社改造基层社闯出新路
近年来,全省许多经营基础较好的基层社,依托自身组织体系和经营网络优势,积极领办创办专业合作社,走出了一条以专业合作社改造基层社的新路,既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又促进了基层社自身发展,取得了创办一个专业合作社、救活一个基层社、服务一方农民、发展一方经济的好效果。截止目前,全系统共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1336个,入社农户达75437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等众多领域。沁县供销合作社依托基层社建立小米专业合作社,同时成立专业协会,同山西沁州黄小米(集团)有限公司对接,实现了农户、企业、合作社“三赢”。
四、以创办农村综合服务社强化基层社功能
创办综合服务社,是各地基层社拓展服务领域、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又一举措。在发展综合服务社中,各级供销合作社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突出主业与综合服务相结合、项目建设与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原则,采取与村委会共建、与社会各方联建、与职能部门合建以及自筹资金建设等方式,加快农村综合服务社建设进程,目前全系统已建成综合服务社460个。太原市尖草坪区供销合作社结合新“五个全覆盖”工程,联合有关部门与单位,共建文化书屋、健身广场、卫生服务站、农技推广站、农村社保室以及邮政、移动业务代办点,为农民群众提供了全方位、多项目社会化服务,既搞活了自身业务经营,又成为供销合作社展现实力、形象、品牌的平台。
五、以现代经营方式推动供销事业再上台阶
全省基层社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积极转变经营服务方式,通过多元化改造、主阵地恢复、新平台拓展,初步构建起具有新领域、新业态、新功能的新型基层经营服务组织。
(一)扩大了业务领域。供销合作社便民店从单一的传统业务向医药、家电、建材等多领域发展,从单纯的农资销售向提供测土施肥、农业技术推广等综合服务转变,收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屯留县小南村农村便民连锁商店开展代销建材、代办旅游、移动收费、液化气配送及红白理事等综合服务,实行“一店多能”运营模式,顺应了市场变化,满足了农民需求。
(二)优化了经营业态。现在的基层经营网络已经从一买一卖、坐门等客以及“父子店”、“夫妻店”的传统经营方式中彻底解脱出来,连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经营方式已遍布基层各个经营网点。平定、临猗等一大批县级供销合作社建成了配送中心,并对基层社和便民店实行电子信息管理,实现了配送、销售、库存等动态跟踪,极大提高了网络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三)提升了供销合作社形象。高平市供销合作社对9个基层社、5大配送中心的社有资产进行优化配置和集团化投资运作,一年内投资2000多万元对4个基层社经营设施进行改造,供销合作社面貌焕然一新,整体实力大大增强,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经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