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9日召开的中国再生资源行业会议上,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发布的“2013中国再生资源百强排行榜”和《2013中国再生资源企业年度经营状况分析报告》,引起业界和媒体的关注。
为引领再生资源行业发展,给业内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推动再生资源行业品牌的创建,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启动了“企业年度经营状况调查”和“中国再生资源企业百强排行榜”。同时完成《中国再生资源企业年度经营状况分析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2013年再生资源百强企业经营规模达到1585.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分拣中心5269个,增幅为70.74%;回收站点4044个,增幅27.8%;2013年百强企业经营额占行业经营总额的3.3%。经营量占3%。
2013年排行共有500家企业参与,根据专家组审核后的有效数据,按年度经营额排定了2013年百强企业榜单。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407.44亿元经营规模位居中国再生资源企业百强榜首,清远华清再生资源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公司、永康市物华回收有限公司、重庆中钢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分别以195.85亿元、161.59亿元、81.30亿元、49亿元的经营业绩排名第二至第五位。百强最后一名的销售额为0.9亿元。
“2013年中国再生资源企业百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企业经营稳健发展,利润逐步增加
2010年以来,再生资源经营环境发生变化,企业的经营额增幅持续回落,通过部分企业的调查显示,从2010年开始,相当部分企业的经营额增幅从30%多下滑至2012年的8%左右,先后回落至10-20多个百分点。
2013年,百强企业中经营额增幅平均达到16%,增长企业有76家,占三分之二多。说明行业进入整体企稳回升的发展阶段。但仍有24家企业负增长,负增长幅度平均达16.3%,与经营额增幅持平。警示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整个经济形势和行业全面好转还任重道远。
2013年百强企业税后综合毛利率达10.9%,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净利润率达4.6%。物流成本占销售额的3%。反映出企业开始重视经营管理,练内功发力;同时反映再生资源市场开始好转。但企业经营管理费用还有很大降低空间。
二、行业格局变化,行业寡头显现
2013年,百强企业中前10名经营额达1088.4亿元,占百强企业经营总额的68.7%。平均增幅达19.81%;经营量793万吨,占25%。呈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如宁波金田、重庆中钢、华清再生、深圳格林美、永康物回等从不同切入点,整合资源,占有区域或全国市场,少数大企业控制市场主要份额的格局开始逐步形成。
三、分拣中心快速增长,呈专业化发展趋势
调查结果显示, 2013年百强企业共有分拣中心5269个,与2012年比,增幅70.74%。其中,专业化分拣中心占70%,分区域看,分拣中心增长较快的地区集中在华北、华东和华中地区,其中,华北地区分拣中心增加最快,同比增加635个,增幅超过两倍。分拣中自有产权的1122个 ,与2012年比,增幅为14.84%。东北地区自有产权分拣中心最多,华中地区次之。
四、经营场地制约行业发展
百强企业数据显示,营业面积增加76万平方米,增幅为1%,远远低于经营量增长23%的速度。长期以来,土地问题是再生资源发展的老大难问题。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废量大,土地成了第二大发展瓶颈。
将再生资源企业用地纳入国家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使用规划,是政府与协会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五、企业发展区域集中,分布不平衡
在区域分布方面,百强再生资源企业占比前三位的分别是华东、华中和华北三大地区,分别为39%、16%、15%。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再生资源发展走在前列。西南地区占比最少仅为5%,由此可见,经济基础和市场需求等因素决定了再生资源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2013年,在经济结构调的大环境下,再生资源企业经受了诸多方面的挑战,普遍认识到,必须以上下游市场为出发点,以商品管理、自营与联营完美结合为重点,从供应商角色向整条供应链的资源整合者转变。真正实现与采购商(下游生产企业)无缝对接;由手工生产向大工业化生产转变,向规模和效益转变,从依赖外因向依靠内因作用转变。
附件:中国再生资源行业2013年百强企业排行榜榜单(点击下载查看)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