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月度报告(2014年12月)

作者: 来源:中国棉花协会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19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12月份,新棉上市量大幅增加,纺织企业销售持续疲软,原料采购意向低迷;皮棉现货交易整体清淡,成交价格持续走低。国际市场受美棉出口利好推动,价格震荡反弹,内外棉差价大幅收窄,月末滑准税外棉价格高于国内。

一、12月中国棉花价格指数运行特点

1、现货成交清淡,价格继续走低。

12月份,随着新棉大量上市,市场供应充裕,而纺织企业由于销售疲软,原料采购以随用随买为主,棉花现货整体交易清淡,实际成交价继续下滑。12末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 3128B) 为13605元/吨,较11月末下跌620元;月均价13743元/吨,环比下跌942元,跌幅6.4%。

2、山东跌幅最大,价格低于其他地区

山东作为内地最大的棉花主产省、主销区,在新棉上市高峰期受资源供应压力大、大型纺织企业压价采购等因素影响,实际成交价低于内地其他省份。其中山东省2129B月均成交价14163元/吨,环比下跌955元,而河北同等级均价为14430元/吨,跌782元,江苏均价为14496元/吨,跌854元;山东3128B月均成交价为13604元/吨,环比跌989元,而湖北为13766元/吨,浙江为13814元/吨。此外,山东4128B和1228B均价分别为13094元/吨和13297元/吨,均低于其他地区。

3、高等级棉差价率扩大

由于高等级资源相对紧俏,月内高等级棉差价率大幅拉大,而中低等级则有所收窄。以CC Index 3128B为标准级计算等级差价率,12月末1229B等级差价率为6.55%,较11月末扩大1.43%;2129B为5.13%,扩大1.18%;4128B为3.2%,较11月末缩小0.10%;1228B为1.73%,缩小0.74%,2227B为6.76%,缩小0.36%。

二、12月影响国内棉价的主要因素

1、新棉大量上市,现货市场供应压力加大

12月,随着加工、检验进度的加快,新棉上市量大幅增加。据纤检局统计数据,截止12月末,全国共检验棉花411万吨,其中新疆353万吨,内地58万吨。加工方面,新疆已超过400万吨,内地稍缓,但也在60%以上。新棉大量上市加大了市场供应压力,对棉花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纺织企业销售不畅,谨慎采购棉花

12月份,纺织品消费市场更趋低迷,新订单有所减少,产成品库存呈增长趋势,棉纱库存明显上升。由于消费疲软,又处新棉上市高峰,纺织企业不愿储存棉花,大多采购谨慎,需求不旺给棉价带来压力。

 

3、棉纱价格继续走低

12月棉纱价格继续呈下跌趋势,给棉价带来一定压力。其中32支纯棉针织纱月均成交价22079元/吨,环比跌488元;精梳40支棉纱均价为26342元/吨,环比跌508元。纺纱企业反映,即便降价也很难销售出去。

4、新疆棉竞卖成交量减少

12月份,在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进行的新疆棉竞卖共成交1423吨,较11月份的2094吨减少671吨。手摘棉平均成交价13962元/吨,较11月份降1003元;机采棉平均成交价13530元/吨,较11月降130元。

5、国际棉价震荡反弹

12月份美棉出口签约和装运数据较佳,国际棉花期现货价格以震荡反弹为主。ICE棉近期合约月内最高结算价62.04美分/磅,最低59.31美分/磅,月均结算价60.91美分/磅,环比跌0.22美分。Cotlook A指数月均价68.59美分/磅,环比上涨1.06美分。中国进口棉价格指数FC Index M月均价71.55美分/磅,环比略跌0.23美分。1%关税和滑准税下折人民币分别为11206元/吨和13658元/吨,分别低于同期中国棉花价格指数2537元和85元,内外棉差价已大幅收窄。月末外棉滑准税价格已略高于国内。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