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院党委加强属地党建共建合作(图)

探索 “茶荷+”、“远教入院”新模式

作者:夏兵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06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为积极创新党建服务新模式,切实实现党建工作中党员服务的属地化、党员服务模式创新性,做到既上“接天线”又下“接地气”,既加强服务机制的形成和改进,又要探索特色新模式的构建和打造,推动院党建工作不断创新发展。9月2日下午,我院与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开展 “茶荷+”党建共建合作签约及授牌仪式,与江干区党员服务中心进行江干区“远教入院”示范单位签约仪式。江干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祝红雨、江干区党员服务中心主任万志勇、采荷街道党工委书记于广滨以及我院党委书记郑国建、院长张士康等领导出席仪式,活动由采荷街道党工委委员赵大慧主持。

  仪式上,我院张士康院长首先致欢迎辞,对各级党建工作领导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我院发展历程、影响力提升、主要服务机构进行了相关介绍,重点围绕我院与采荷街道打造特色茶叶街区、共推风情小镇、联办中华茶奥会以及合力打造文化平台等工作的阶段性进展进行了交流。并对江干区委组织部、采荷街道党工委一直以来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此项“茶荷+”党建共建项目更是将我院与街道的党建合作实现再跃升。

  期间,祝红雨副部长代表江干区委组织部对两项合作签约和授牌仪式表示热烈祝贺,认为要以党建为引领和统领,加强共建共享通过项目形式把党建新服务模式工作抓出实效,表示在此基础上我院也可以探索与区委层面的党建共建合作。同时,万志勇主任认为我院领导重视、设施先进、基础扎实,完全具备全省“远教入企”综合试点要求,对选定我院为江干区示范单位工作背景、工作目标、工作举措和职责分工进行了介绍,下一步希望我院严格按照 “五个有”要求,充分运用网络技术开展“远教入院”工作,积极发挥远教站点作用,通过“网络课堂”集中学、微信党校“推送学”、手机APP专题学。为中茶院党员随时学习收看创造条件,努力打造特色亮点,争创市级示范站点。并通过“先锋指数”评价管理体系,实现党建引领。区“同心圆”工程办公室主任施德明认为我院与两级党组织党建模式的构建是“同心圆”工程的再创新。

  会上,于广滨书记认为此次合作是在以往中茶院与采荷街道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再深化,首先希望我院发挥科研、人才、标准和培训等国家级院所的优势,双方谋求在有更多全方位的合作;其次“茶荷+”是又一项特色工作,希望开展个性的服务研究,以开放包容的方式开展党建共建工作;尤其是注重茶文化特色街的打造和茶乡小镇的建设,以专家讲堂、团委区域化团建共建等多方式展开合作。

  最后,我院郑国建书记总结讲话,他认为此次“茶荷+”、“远教入院”活动标志着我院党建工作迈出新台阶,也意味着采荷街道、区党委服务中心党建共建工作实现新拓展。并介绍了当前供销系统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党和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载体。中发11号文件的出台,是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史上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标志着供销合作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迈入了新的起点,这正是我院作为总社直属科研院所党建工作的新契机。另外,介绍了我院成立37年来,在茶标委服务行业和提升国际标准话语权、10个科技示范县建设以点带面服务全国茶产业以及科技特派员服务浙江省地方茶产业发展所做的工作,感谢各位领导对我院党建工作的支持,下一步院党委将按照共建以及试点单位的协议要求,通过新模式切实把党建工作落到实处,为党建共建领域开展长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做出示范。

  此次“茶荷+”党建签约仪式,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长期合作”的原则,强化组织联建,共建党建工作共同体;强化人才联培,共建经济发展蓄力池;强化活动联办,共建幸福和谐家园;强化队伍联动,推进群建共建融合。期间,郑国建书记与于广滨书记签订院与街道合作协议并共同为中茶院党建共建示范基地揭牌,张士康院长与万志勇主任签订江干区“远教入院”示范单位框架协议。区党员服务中心副主任刘维亚、我院党委委员汪一飞、周卫龙出席仪式,区党员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吴达志、采荷街道办公室主任丁佳原、经济发展科科长傅怀杰、团工委书记鲍翔翔等以及我院院办主任夏兵参加活动。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