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供销合作社全方位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作者:浙供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7年04月28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近年来,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抓住推进“三位一体”改革、组建农合联的机遇,开展多形式、多样化、多层次的现代农业服务,形成了由供销服务功能向多种服务功能转变,农资连锁经营门店向线上线下多元主体转变,农资供应为主向集农资供应、技术推广、产品流通、品牌营销、资金信贷等全产业链服务转变的态势。

  一是建设以庄稼医院为基础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组织县级农资公司、基层供销合作社、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参股组建庄稼医院,健全以县级农资公司为龙头、庄稼医院为基础的农资经营服务体系。依托浙江农资集团引领全省庄稼医院体系建设,建立了省庄稼医院总院,并借助“智慧农资”平台,与有关市县供销合作社合办10家区域网上庄稼医院、4家专科网上庄稼医院,聘任庄稼医生700多名,全省技物结合的庄稼医院达910家。将有条件的农资店从单纯“药店”改建为“药店+医院”,打造一批集农资交易、农技服务、农资金融、农资物流为一体的“农资4S”店,逐步实现农资服务的智能化和精准化。

  二是健全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发展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农机作业、农田灌排、统防统治、烘干仓储等服务功能,增强农民合作社对农户生产经营的服务能力。发挥农合联在整合服务资源、培育服务功能中的平台作用,将合作社联合社、行业协会、涉农事业单位、龙头企业等组织打造成为服务体系的龙头。如临安市岛石山核桃农民合作社对山核桃采摘进行托管服务,推广面积3900余亩,惠及农户300余户,产量同比增长5%,户均减少成本2000元。

  三是构建以行业联合组织为依托的特色产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引导合作社、涉农企业等生产经营主体以行业(产业)为单位组织起来,充实、健全或新建行业(产业)协会、合作社联合社、企业联盟等行业(产业)联合组织,构建以行业(产业)联合组织为依托的特色产业服务体系或行业服务体系。长兴县打破行政区划限制,推动葡萄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葡萄协会、产业综合服务中心和专业合作社等42家单位联合组建巨丰葡萄产业农合联,下设庄稼医院、葡萄品质检测部、葡萄展销部、金融服务部、技术培训部等“一院四部”,为葡农提供“一条龙”服务,形成了“产业农合联+专业合作社”的服务模式,深受广大葡农的欢迎。

  四是打造以品牌为引领的高档农产品连锁专营服务体系。推进农产品市场细分,把高档农产品的流通从批发市场中分离出来,发展针对高档农产品的流通服务。以县级农合联或行业协会为载体,打造以地理标志为基础的农产品县域公共品牌;鼓励规模较大的涉农企业、合作社联合社打造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支撑的企业自主品牌,形成“区域公共品牌+县域公共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品牌体系。按照“文化为先导、体验为基础”的要求,构建由社区商店“专柜”、农贸市场“专摊”、大中城市“专店”组成的连锁专营服务体系,形成“品牌引领+连锁专营”的高档农产品营销服务格局。丽水市全力打造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以“母子品牌”双商标运行的形象面向消费者,并严格品牌准入与退出机制,初步形成了以品牌为引领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公共服务体系,带动了全区域“生态精品农业”的大提升大发展。如缙云麻鸭原价60元左右一只,通过“丽水山耕”品牌宣传,加上经销商代理,价格提高到118元一只,溢价近50%。

  五是拓展以批发市场为依托的普通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健全布局合理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发挥行业协会、合作社联合社等组织的价格自律作用,避免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经营主体间的无序竞争。创新农产品流通业态,推广以物流配送主体为中心的“供货主体+物流配送主体+零售主体”模式的多种实现形式。有序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推行“网上交易、网下配送”模式。淳安县农合联整合23个乡镇购销服务网点,提升6个片区基层供销服务站点,搭建了1个县级综合营销平台,畅通了农产品网上网下流通渠道。

  (责任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