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畜牧总站建成国内省级首家畜禽种质资源库,对于保护畜禽遗传物种资源多样性,保障我国生物战略资源具有重大作用,其立足北京,服务京津冀、辐射全国,堪称畜禽业的一家“生命银行”。
“这一只罐里就保存着70多头荷斯坦奶牛、安格斯、西门达尔牛等优良品种的精液。”近日,在北京市畜牧总站畜禽种质资源库的储存室里,工作人员打开一个白色液氮罐告后诉笔者。随之罐子瞬间冒出一股冷气,“罐内温度零下196度,我们保存了这些遗传物质,将来即便这些品种绝种,也可以通过释放其遗传物质‘复活’。”这位工作人员说。
畜禽遗传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培育新品种、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物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畜禽遗传多样性的丢失,甚至比野生物种多样性的丢失对人类的损害更大,故对畜禽遗传资源的拥有量和研发能力,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一些家禽家畜经历了从散养到规模化饲养、畜禽遗传资源严重下降的严峻形势。为了保护畜禽遗传物种资源多样性,北京市从2013年开始筹建北京市畜禽遗传资源种质库,并进入试运行阶段。北京市畜禽种质资源样本库占地面积300平米,设备投入150万元,可实现未来15~20年内北京乃至全国范围内各种种畜禽精液、胚胎、血液、组织、DNA等遗传资源样本的长期性离体稳定储存及数据可追溯标准实验室化管理。
目前,该畜禽遗传资源种质库保存着北京油鸡、北京鸭、北京黑猪等优良畜禽的血液、组织、DNA物质。同时,资源库还收纳优秀种猪血液600份,青海细毛羊、蒙古羊等品种DNA600份,马属动物遗传资源样本120份,保障了北京畜禽资源“两位一体”(活体和遗传物质保存)遗传资源保护体系的建设,有力促进首都高端种业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靖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