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泽头镇峰山村,有300亩特殊的苹果园。
这里有百万“虫兵”护卫,它们以果树行间丛生的杂草为栖息地生长繁衍,以果树害虫为食。这些“虫兵”可是峰山村生态苹果种植基地负责人谭业明的宝贝。
时值夏季果树蚜虫易暴发的季节,谭业明却一点也不愁。几天前,上千包的七星瓢虫卵包已经安装上树,上百万的成虫正陆续孵化出包,它们将和果园草丛中自然生长的七星瓢虫一起,成为果树蚜虫的克星。
“虫卵是从南方专业生产机构挑选购买的,当温度在8至32摄氏度之间时,只要把虫卵包撕开一个小口,里面的虫卵三四天就可以孵化为成虫。”谭业明说。在他的果园里,每棵果树的树干上都装订有一个10厘米左右的白色纸袋,这些便是七星瓢虫的虫卵包。
“果树不同时期的病害不同,释放的天敌也不一样。”目前,谭业明主要使用四种天敌来有针对性地防治苹果树四类常见害虫。“现在果树疏果期易发蚜虫,我们用的是七星瓢虫,接下来是防治桃小食心虫,我们将购买赤眼蜂来对抗。另外,还会用捕食螨对抗果树的红蜘蛛,用螳螂对抗果树上的蝉。”
天敌治虫就是买虫放虫?可没这么简单。天敌治虫模式依托的是果园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为此,谭业明从果园建设之初就开始布局:果园始建时就铺设了90厘米厚的秸秆、20厘米厚的土杂肥,一次性施足底肥,以后不再施肥。“以此为基础,全面改善土质、增加土壤透气性,杂草也得以生长,从而保证生物多样性。另外,在果园周边种植柳树林,挖深沟,作为天然隔离带,防止水源污染和外来物体漂移。”有了这些,“虫兵”才算有了安家落户的条件。
“天敌的加入,看上去只是避免了农药的施用,让苹果更绿色,而实际上也间接为苹果的口感品质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谭业明介绍,有了“虫兵”,就避免了施用农药对土壤带来的污染,蚯蚓就可以更好地在土层生长,从而有效提升了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使苹果的口感、品质更好。
请“虫兵”,谭业明还有一笔经济账:“姑且不算果园建设初期的生态系统基础建设投入,单就“虫兵”对农药的替代性来说,300亩连片果园如果施用农药,以一亩300多元计算,一年就需要10万元左右,而放虫一年总成本约2万元。随着果园生态系统的完善,自然繁衍的天敌增多,放虫成本还会减少。”
果农刘文栋种了半辈子苹果。起初每每经过谭业明的果园,看着果树行间丛生的杂草,他就打心底里不看好,“用草养虫好是好,但地里的养分不都让草‘吃’了吗?”对于这个问题,谭业明请来的技术顾问、国家苹果技术产业体系山东试验站站长姜忠武给出了解答:“其实,果树对土壤中肥料的吸收率不到30%,剩下的就是太阳蒸发、水土流失,再就是板结在土壤里了。杂草即便是吸收,最多也只有40%,根本不涉及抢夺果树养分的问题。吸收了养料的野草在秋冬倒伏腐烂后还会还田成为有机肥。”
依靠先进技术,谭业明不仅科学地种树,还结出了“智慧”苹果。他在果园里建起智慧农业感知管理系统,安装在苹果园内的土壤传感器、空气捕捉器和监控摄像头,能够实时直播果树现场画面,果园的空气质量、温度、土壤墒情、病虫害等各项数据也会每隔1.5小时汇总到远程控制终端,进而传送到服务管理平台,一旦出现指标值不达标的情况,系统就会响起警报。
“现在,登陆微信公众号,就可以查看每棵果树的实时画面、环境变量、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历史数据等。”依托这套智慧技术,谭业明的果园监控管理不再受到时空局限,手机种树成为现实,吸引着一批外地人“认领”起谭业明的果树。
据介绍,谭业明的果园已入选国家级现代苹果产业技术示范基地。这里出产的苹果,普通果的价格是市场价的两倍以上,500克以上的优质果每个卖到了60元以上。
(实习编辑:王子翔)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