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蚝传情以蚝交友以蚝引商 广西钦州“蚝情节”助推大蚝产业发展

作者:翟李强 来源:中国渔业报 发布时间:2017年12月2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冬季是广西钦州大蚝肥美的季节,12月2日,2017年钦州“蚝情节”开幕,吸引了大量海内外游客和客商纷至沓来。钦州市市长黄海昆表示,要在“蚝情盛宴”中,展示钦州开放、诚信、和谐的城市魅力和独特的蚝情文化,以蚝传情,以蚝交友,以蚝引商。

    广西钦州是“中国大蚝之乡”,钦州蚝情节连续举办了7年,今年被授予“国家级示范性渔业文化节庆”。今年的“蚝情节”,主办方组织了客商出海到钦州大蚝养殖蚝苗基地、大蚝养殖示范区等地参观大蚝养殖,举办大蚝品鉴会、厨师现场制作、游客自选品鉴等活动。

    几年来,钦州市以“蚝情节”为抓手,量身定制推出了各类主题活动,形成“游、品、购、产、销”融合发展的活动品牌,推动了钦州大蚝产业的发展,钦州已成为中国大蚝的主产区及苗种供应地。2016年,钦州市大蚝养殖面积达15.15万亩,产量23万吨,年产蚝苗1.3亿支(串),综合产值25亿元,钦州大蚝养殖面积、产量、苗种生产在广西均排第一位,种苗供应广西、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区及越南。

    近几年,钦州市通过实施大蚝特色产业提升工程,扶持养殖龙头企业、养殖大户开展深海大蚝标准化吊养示范,落实健康技术措施,保证大蚝养殖质量安全,带动大蚝吊养发展。全市已形成以龙门七十二泾海域为中心的连片万亩大蚝养殖基地5个,标准化大蚝吊养基地15个。

    据介绍,钦州大蚝养殖目前主要分布在茅尾海海域、龙门群岛海域、七十二泾海域、金鼓江口海域、麻蓝岛海域、大风江口海域等海域。其中茅尾海是中国最大的大蚝天然采苗区,年产蚝苗附着基2亿单位。。翟李强

    经过多年的发展探索研究,钦州大蚝采苗、养殖技术不断改进,由传统的水泥柱插柱采苗发展成球式水泥片采苗,由插养改为浮筏吊养、桩排吊养等。育苗蚝排由传统竹木结构改为抗风浪镀锌钢管。大蚝球式片状采苗技术减少水泥、沙等原材料,提高了采苗密度和上苗率,缩短了幼苗培育时间3个月以上,填补了传统大蚝天然采苗技术的不足。

    原本从事水果生意的返乡青年邓福斌看到了钦州大蚝的特色和发展潜力后,2014年开始投入数百万元加入到大蚝养殖的大军中,在茅尾海海域做了几个蚝排养殖大蚝。经过几年的探索,正在筹划一个钦州大蚝的网络营销项目,希望通过自己的网络渠道销售钦州大蚝。

    邓福斌认为,钦州虽然是大蚝之乡,但长期以来主要是通过线下渠道销售大量的蚝苗及中小蚝为主,且以“游击战”为主,没有形成一个有力的拳头,在整个大蚝产业链中,钦州的蚝农只是最初级的生产者。因此钦州大蚝标准化产品的销量难以保证,网络销售也因此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钦州蚝农做的是最辛苦的工作,赚的却是最少的钱。”邓福斌说,钦州大蚝有条件成为一个网红品牌,在网络营销方面,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希望通过各方的力量把钦州大蚝做起来,形成产品标准化,增加大蚝附加值,加强与物流行业的合作,提升蚝农的收入。

(实习编辑:王子翔)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