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余庆县社:深入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密切与农民群众的利益联结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24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余庆县是贵州省遵义市下辖县,地处黔中腹地,是“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发源地,拥有“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绿色小康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小叶苦丁茶之乡”等五十余项全国性荣誉。自实施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以来,余庆县紧紧围绕贵州省“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战略,以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为核心,以助农增收为工作着力点,大力推进供销合作、生产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社建设,取得较好成效。全县供销社系统目前下辖10个基层供销社,4个直属公司,12个控股参股加盟企业,培育省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1个、国家、总社级示范专业合作社4个,荣获省级著名商标2个,2016年实现利润602.20万元,连续两年的增长率为16.63%、31.57%,期末资产总额2亿元,连续两年的增长率为18.31%、19.57%,实现助农增收2600余万元,连续两年的增长率为16.67%、23.81%。
 
  一、让供销社上前台,为综合改革营造良好环境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发11号文件精神,余庆县委、县政府由书记、县长牵头成立了余庆供销综合改革的领导小组,将供销社综合改革任务纳入全县农村改革的大盘子,与“三农”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多次召开协调会、调度会和现场会,帮助解决供销社改革发展遇到的困难,统筹推进工作落实,形成党委政府主导、县直部门和乡镇参与、供销社主动推进的工作格局,为供销社的综合改革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在深入调研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县委、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余党发〔2016〕11号),为全县供销社的综合改革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二是高度重视供销社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供销社领导班子,多种形式为供销系统补充新鲜血液。三是为供销合作社发展设立专项资金,逐年按20%的比例提高,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供销社基层社改造和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四是明确农村电商、农资储备供应、再生资源、烟花爆竹等工作由供销社主抓,将边缘化的供销社推向了为“三农”服务和脱贫攻坚工作的最前沿。
 
  二、帮供销社搭平台,为综合改革提供支撑
 
  余庆属于典型的西部山区农业县,乡村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农民的生产生活迫切需要服务。一是搭建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平台。按照“缺什么就发展什么,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的原则,县委、政府通过行政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等手段,加快基层供销社的改造和重组,组建了10个乡镇基层供销社和199个村级农村综合服务社,实现基层供销社乡镇覆盖率和农村综合服务社行政村覆盖率的两个100%,建立起遍布城乡的服务网络。新组建的基层供销社广泛吸纳农民入社,对入社社员实施化肥“零利润”的成本价供应,与农民建立起了“亲戚式关系”,把基层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二是搭建社有企业经营服务平台。依托4个供销社直属公司,盘活供销社资产,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吸纳12家企业加盟,组建行业协会5个,通过“供销社+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供销社+协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搭建起公司、市场与农户之间的桥梁,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促进合作社、农民持续稳定增收。三是搭建农村电商服务平台。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供销社发展农村电商,打造全新“网上供销社”。目前已建成1个县级电商产业园、86个“贵农网”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全县村、社区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全覆盖。与邮政、韵达等物流公司签订物流运输战略协议,组建镇、村物流中转站和投送点,配备物流运输车辆15台,真正实现了“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有效解决农民“买难”和“卖难”问题。四是搭建社员资金互助平台。按照社员制、封闭性、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运行规范和风险可控的原则,先后成立8个供销社社员股金服务部,开展农信担保、内部资金互助、调剂等服务。目前,已发展农民社员2070余人,吸收社员股金6000余万元,调剂使用股金5500余万元,1060余户农户、10户涉农企业和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直接受益,初步形成了具有供销合作社特点、面向“三农”的合作金融服务体系。
 
  三、为供销社建舞台,让国家队大显身手
 
  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供销社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和服务优势,在扶贫攻坚、为农服务工作中勇于担当,大显身手。一是通过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等方式,领办创办种养殖、旅游、运输等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 发展茶园种植面积3万亩、优质水稻种植面积1.2万亩,入社成员5670户, 带动农户12000余户,年销售额2.8亿元,累计助农增收1.1亿元。今年继续向社会融资2.2亿元将构皮滩基层供销社白果山茶业基地打造成全省的现代农业高效示范园区;二是依托“供销e家”、“贵农网”、淘宝特色中国等平台,扩大本地农特产品推广销售渠道,累计通过各类电商渠道销售红金橘、余庆土鸡、关塘青脆李、野生猕猴桃、羊肚菌等本地土特产品2300余万元,有的产品还卖到香港,让农民群众真真切切得到了实惠。其中2015年12月通过线上推广贫困村特产水果红金橘活动,20天线上线下累计销售30吨,价格也由8角/斤提升到2元/斤,被中国供销电子商务公司列为2015年经典案例之一。三是按照“全要素供给、全产业链服务”要求,成立供销庄稼医院31个,设置县乡级农资、农产品配送中心8个,积极实施配方施肥、良种配送、农产品营销、农技培训、病虫害防治等服务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着力打造群众信任的核心服务品牌,仅去年全县供销社系统为农服务就超过1万余人次,同时带动1000余人就业。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把供销合作社打造成服务我县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在我县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责任编辑:张晓远)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