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广西贵港市供销合作社承担总社“探索构建规范高效的双线运行机制”专项试点工作以来,积极落实措施,抓紧推进专项试点各项工作开展,取得初步成效。
一、总体进展情况
(一)构建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一是健全了市联社理事会领导班子、监事会领导班子,建立“三重一大”议事制度,修订完善联合社章程。二是市本级建立了市本级社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制订完善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制度。设立市本级供销合作社合作发展基金400万元,解决项目运作、重点改革企业的资金筹集、发展乏力的难题。三是完成调整市联社机关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通过积极与编制部门沟通汇报,争取同意设立贵港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港北办事处、港南办事处、覃塘办事处,增加科级领导职数3名,均为正科级,为贵港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的派出机构,主要履行县级供销合作社工作职能,对辖区基层社的人、财、物实行统一管理。四是加大对社企业的支持与引导,市联社领导班子成员经市委批准到供销集团公司兼职,中层骨干经公务员局批准到企业兼职,有效解决企业空转和决策偏离、资产流失又无人负责任的问题。实施“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强化对社有资产管理,保证企业资产保值增值落实到位。五是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为供销合作社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近年以来,从县、乡镇政府机关选调9名本科以上学历、35岁以下公务员到市联社机关工作。公开招聘三批次共45名大专以上学历、30岁以下年轻人进入基层社工作,其中16名已走上基层社领导岗位,最年轻的基层社主任仅25岁。六是吸收、聘任全国科普兴村带头人黄辉奇为乡镇供销合作社副主任,为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提供人才支撑。
(二)构建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深化社有企业改革,市本级整合市直公司资源组建供销集团公司,桂平、平南、港北、港南、覃塘5个县(市、区)分别建立社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供销集团公司下属的三个子公司分别负责投资、农业服务、物业管理三大板块业务:即贵荷投资公司负责改革项目的建设与运营,支撑企业持续发展;惠农服务公司负责拓宽服务业务与运作,构建“姓农、为农、务农”生力军和骨干力量;物业管理公司负责对原企业人员、资产等实施管理,确保企业平稳过渡。对集团公司及子公司实施法人治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集团公司内部投资、服务、管理三个板块,投资目标明确,服务范围扩大、管理制度健全,运营方法灵活,系统上下联合合作机制不断完善。
二、试点成效
(一)盘活资产上项目,打造多元化服务网络平台,提升供销合作社服务实力
以供销集团(贵荷投资)公司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切入点,采取三种方式盘活社有资产:一是在厘清资产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前提下,推进系统上下联合建设项目,提高资产运营质量。如湛江供销合作社加油站项目,改扩建前年收入1万多元,通过上下联合改扩建后,年收入超30万元,提高20倍。目前止,已建成八塘横岭农资物流中心、桥圩步行街、湛江供销合作社加油站等项目8个,完成投资1975万元,建筑面积2万多 m2。既解决基层社资金短缺问题,又促进社有资产增值,提高企业收入。二是以市辖港北、港南、覃塘三区基层社为突破口,坚持“开发不卖地,开放谋发展”原则盘活资产。即不出让土地,不改变基层社土地所有权,在综合考虑基层社所在区域、土地资产所处位置、网点布局及乡镇发展规划等因素基础上,对每一宗资产统筹规划上项目,引进社会经济能人合作建设。如桥圩供销合作社通过合作方式共建了综合超市、加油站、建材城、步行街、板材加工厂等项目,收入提高6倍多,增强了服务功能。三是坚持“确定利益底线,确保利益实现”原则盘活城区资产,即争取党委政府支持供销合作社以企业确定的利益底线为基础,把企业集体利益纳入项目用地出让成本中进行招拍挂,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如位于市高铁站旁的贵港市日用品配送中心商务区项目建成后供销合作社企业获得约4万 m2全产权商用物业。按照这种模式,目前正在推进土产公司综合楼、供销合作社总公司商务楼等项目,建成后社有企业在城区黄金地段获得全产权商用物业5万 m2以上,架构起支撑供销合作社持续发展新平台。
目前止,累计建成项目73个,涵括零售、住宿餐饮、农资、日用品配送、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行业。三区21个乡镇供销合作社经营面积达17.28万m2,比改革前增长72.8%,企业收入翻3番,社有资产增值1-5倍。实现了三区乡镇供销合作社综合超市全履盖,农村购物环境极大改善。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提档升级,网点标识统一,管理规范,形成城乡互动、双向流通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在群众中树立新形象。
(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搭建现代农业服务平台,创新农业社会化服务
一是通过劳动合作、资本合作、土地合作等多种途径,采取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合联”,广泛吸纳农民和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社会能人入社。如大圩供销合作社领办的贵港市港北区益农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113户,入社农机23台(套),技术人员12名,主要开展机耕、育秧、插秧、统防、统治、收割、烘干、购销、农技培训等业务,成为当地服务农业生产的骨干力量。全市系统累计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183家,培育市级以上品牌农民合作社38家,组建“农合联”25家,入社成员16949个,带动农户71884个。二是积极参与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以系统创办的“农合联”及成员社为载体,以本地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为切入点,为普通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及农民合作社提供种子供应、机耕机种、统防统治、机收烘干、加工销售等托管服务,2017年托管土地5万亩,2018年1-3月托管土地3955亩。三是围绕贵港富硒资源优势,发展富硒基地2万多亩,培育“建禄”茶叶、“德诚和”茶叶、“安顺发”大米等品牌18个,其中贵港市覃塘区龙凤茶叶专业合作社“建禄”茶叶品牌获“2015-2016中国合作经济年度成就奖30佳农民合作社产品品牌”荣誉称号。
(三)整合资源,打造城乡综合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新领域
以供销集团(惠农服务)公司为主导,整合县级资产管理公司、基层社、“农合联”及各级政府部门资源、社会资源建设镇村综合服务站(社)、三农服务点等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壮大供销合作社服务实力。建成县级综合服务中心5个、乡镇综合服务站22个、村级综合服务社40个,并依托综合服务平台拓展为农服务新业务。一是发展保险服务。由惠农服务公司牵头对接太平洋、平安等6大保险公司,依托综合服务中心(站、社)及“农合联”、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拓展保险服务,服务范围覆盖三区乡镇、辐射全市,2017年收缴保险保费1142万元,比上年增长56.96%,服务群众60000多人次;2018年1-3月收缴保险保费215万元;供销合作社成为农村保险服务新生骨干力量。二是发展物流快递服务。供销合作社企业联合韵达速递、天天快递、快捷快递等多家快递公司发展镇村快递服务点,致力把乡镇供销合作社打造成物流快递中转站,解决农村快递“最后一公里”难题。发展供销合作社便民快递服务点10个,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累计收发快递16.63万件,服务范围覆盖三区15个乡镇100多万人口。三是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成立“荷城货郎”市级平台,对接供销E家、淘宝、微信商城等电商平台,下辖县级供销合作社电子商务公司5家,镇、村电子商务服务站28家,参加各种展销会,推进农产品线上线下联动促销,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2017年重点推进大米、鸡蛋、蜂蜜、茶叶、花生油、百香果等25种本地特色农产品网上推介、销售;2017年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1.04亿元,比上年增长50.75%;2018年1—3月实现电子商务销售额2172万元,比增109.65%。四是与建行合作发展助农金融服务网点14个,为农民办理存取款、汇款、转账、余额查询、代理缴费等业务提供便利。五是利用综合服务站(社)培训中心整合农业、水产畜牧、林业、科技等部门资源开展农技培训,2017年举办培训班35期,受训农民2759人次。
(责任编辑:王子翔)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