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淄博市供销合作社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互联网+”的战略机遇,发挥供销合作社沟通城乡的经营服务优势,以信息网络技术提升城乡现代流通,着力打通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和日用品下乡“最后一公里”,探索出了一条以互联网沟通城乡现代流通的创新之路。截至目前,淄博市供销合作社成立电子商务公司9个,8个区县供销合作社全部开展“互联网+流通”业务,自建6家电商平台在线运营,今年上半年实现日用消费品零售额48.22亿元、农副产品销售额23.86亿元、电商销售额5.17亿元,为推动城乡流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是创品牌,织网络。淄博市供销合作社通过实施超市下乡和网络延伸,引导系统内流通龙头企业实施规模化扩张、集团化发展、品牌化运营,近年来成功培育了山东新星、桓台联华、山东众得利、张店合家福、沂源世纪东方等流通服务品牌。各流通企业加大建店织网和网络扩张力度,已在全市建成3000多个经营服务网点,形成了城区有旗舰店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直营店、农村社区有便利店的流通网络体系,为推进“互联网+实体店”服务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山东新星集团依托20万平方米的物流配送中心统一商品配送,每年开发新的配送网点300个以上,其网上商城 “上架”500个大类2万多个商品品种,开创了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三位一体”的行业发展新模式,集团被评为“中国5A级物流企业”,“新星”品牌日益深入人心。
二是建平台,强基础。淄博市供销合作社研究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意见》,就依托供销合作社实体网络资源搭建电商平台、加快流通业创新发展作出规划部署。目前,全市系统已建成新星网上商城、鲁供天马网、世纪东方网上超市、家得利网上超市、联华乐购网、众得利农产品商城等6家电商平台,构建起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基础支撑。桓台联华超市公司投资2100万元建成联华乐购电子商务平台,依托31家直营店、98家加盟店和3处物流配送中心,采取“互联网+超市+生鲜基地+生鲜库+配送中心”的“乐购模式”开展日用品、农产品网上经营业务。电商平台将实体网络和网上配送延伸到村居,打通了日用品下乡“最后一公里”。同时,采取“互联网+生鲜基地”农超对接模式,保障农产品货采源头,初步打通了农产品进城“最初一公里”。
三是求创新,活流通。山东众得利现代农业公司开发 “众得利农产品商城”,实施“互联网+农产品销售”电商计划,积极参与临淄区政府智慧社区项目,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和“农宅对接”,发展订单配送社区和单位100余个,日配送肉禽蛋、蔬菜、水果等各类农产品10余吨,月销售额400万元,探索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生鲜农产品电商模式,平台建成以来,已实现交易额3000余万元。桓台联华超市公司创新农产品流通服务,与系统内外100余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蔬菜、水果生产基地签订常年合作协议,利用自身物流配送体系开展实时联采直配,更好地满足了顾客需求。沂源世纪东方超市公司建设的世纪东方网上超市,采取“线上+线下”“实体+网络”的O2O模式,顾客下单后,网上超市以实体网点作为配送仓,公司自营“跑腿物流”立即就近分送,确保商品在1小时内准时送达县城消费者手中,实现了在家中逛超市的体验。
四是重质量,保安全。桓台联华超市公司强化超市入口管理,建设肉菜流通追溯管理系统,消费者在购买后可通过超市店内查询机或手机扫二维码的方式查询到每个商品的产地、价格、流通环节等信息,实现了农产品全程质量安全可追溯、质量管理可控制。2012年至今,联华农超对接的果蔬从未发现农药超标现象,公司连续五年实现产品质量“零投诉”。张店合家福超市公司将基地直采和收购的瓜果蔬菜统一运至蔬菜中转站进行农残检测,并在全部平价蔬菜超市内配备农残检测仪和快捷检测剂,采取进场必检、结果公示、定点上报的做法,便于消费者及时掌握、监督和选购产品,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保障了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五是惠民生,促增收。淄博市供销合作社实施“互联网+”推进农产品流通,达到了稳定商品价格,繁荣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优惠社区居民的积极效果。指导桓台联华、张店合家福建设的59个平价蔬菜超市,所售菜品低于市场均价15%以上,年可为居民减少生活开支3000余万元。以农超对接的方式向农民采购的农产品价格比原销售渠道提升了10%--15%,每年为农民增加收入2000余万元,受到了广大城乡居民的欢迎。目前,全系统年电商销售额10亿元以上,其中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达到2亿余元,带动实现农产品销售额近50亿元,助农增收3亿余元。
(责任编辑:王子翔)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