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省社系统切实把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增强为农服务能力作为基层工作着力点,因地制宜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法,按照打造自主经营实体、农民社员主体、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体和综合实力强、服务能力强的要求,大力推进“三体两强”基层社建设,取得积极示范带动效应。到目前为止,已建成“三体两强”基层社92家。建成后的“三体两强”基层社内生动力、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组织功能、服务功能显著提升。
一、出台政策,狠抓落实。为尽快补齐基层社发展短板,我们主动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全面加强基层社建设的思路、举措,引起高度重视。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强供销合作社组织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指导意见》,提出基层社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全国总社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对此都作出重要批示。省社多次召开务虚会和现场会,指导各地出台实施意见,细化工作目标,推动任务落实。省财政安排基层社建设专项资金,明确每个“三体两强”基层社补贴不少于20万元。最近两年,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和供销社投入到基层社建设的资金超过1亿元,推动更多资源和要素向基层倾斜。
二、典型引路,加强指导。及时总结推广“社社共建、社村共建、社企共建”等多种模式,培育了一批“三体两强”基层社建设的典型;通过组织全省系统学习观摩,推广“三体两强”试点基层社经验做法。同时,注重省、市、县联动开展对基层社主任的培训,今年9月省社安排200万元与省委党校合作,分三批对全省1145个基层社主任全部轮训一遍,进一步统一了建设“三体两强”基层社的思想认识。南京、镇江、无锡、南通、宿迁等地结合“三体两强”基层社建设,创新开展“四•十示范工程”“强基精品工程”“薄弱基层社提振行动”“基层组织建设五大工程”等活动,有效推动了面上工作。
三、强化督查,加大考核。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建设“三体两强”基层社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市,省政府将建设“三体两强”基层社纳入十大主要任务和百项重点工作内容。同时,建立省社领导班子联系制度,分片包干抓落实,要求市社主任“县县到”、县社主任“社社到”,三级联动,强力推进。科学制定考核办法和评审验收办法,每年评选基层社建设先进单位,开展优秀基层社主任评选表彰活动,激发调动了基层社主任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通过建设“三体两强”基层社,进一步带动全省系统基层社提升了发展质量,完善了服务功能,密切了与农民联系,“三体两强”基层社日益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一是为农服务实力大幅提升。建成的“三体两强”基层社资产规模迅速壮大,其中资产总额1000-3000万元的50个,3000-5000万元的30个,5000万元以上的12个。目前,虽然“三体两强”基层社数量仅占全省基层社总数8%,但今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却占到全省基层社的13.1%,达到200亿元,增幅高于全省系统12个百分点,成为拉动系统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如东台时堰基层社有乡镇综合体、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经济合作联合会,净资产总额8600万元,去年销售额2.3亿元,利润190万元。
二是为农服务领域显著拓宽。“三体两强”基层社不再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商品供给,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的日用品、农资经营向构建综合性、规模化、现代化的为农服务体系转变,土地托管、统防统治、收储加工、配方施肥、电子商务、农村合作金融正在逐步成为“三体两强”基层社为农服务的主攻方向。如泰州靖江市社依托基层社积极承接政府委托服务,争取政府投资建成1个市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8个镇级分中心、60个村级服务站,一举成为当地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中坚力量。
三是与农民利益联结更加紧密。选择有条件的“三体两强”基层社,开展以农民为主体、集多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社试点,创新农民入社方式,凸显了合作经济组织属性。目前,全省已打造“农综社”49家。如句容市社自下而上组建镇级农村消费合作社和县级农村消费合作社联合社,消费合作社联合社吸纳入社农户7.6万户,占全市现有农户总数的76%,其中三个乡镇农户入社率达100%。通过开展消费合作,使入社农户普遍享受到供销社各经营环节的让利优惠,不仅减少了农民生产生活成本支出,也极大地扩大了基层社农民社员基础,体现了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的改革要求。
四是内部运行机制更加规范。“三体两强”基层社基本上都建立起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乡镇的“七站八所”和新型农业主体成为基层社社员单位,纳入基层社经营服务体系。通过定期召开代表大会,研究基层社改革发展、为农服务工作,使社员在基层社的运行管理、分配中有了更高的参与度和更多的话语权。同时,强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也倒逼基层社提升运行管理水平,推动和促进了高质量发展。
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这次基层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王侠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找差,把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服务乡村振兴中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