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的山林林海松涛,春天乱花点缀山河添彩,夏天满山翠绿凉风习习,秋天的山野色彩斑斓,冬天的渝东南上看雪落,那种把干枯的野草都凝结成万千姿态的鬼斧神工非常惊艳,更别提厚重的民族文化以及石柱黄莲、莼菜、辣椒、秀山金银花等各种绿色特产食品了。咱渝东南地区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植被平均达到了50%以上。”初见谭建兰,在了解到她的建议是把渝东南建成全国康养旅居高地时,记者也不禁对她描述的渝东南风光心之神往。
去年两会,谭建兰第一次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参会,恰好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的审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最后的重要讲话中希望重庆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致、沉心静气,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重庆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我听了非常激动。”谭建兰表示,“我们渝东南四县两区地处武陵山片区,集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于一体,是跨省交界面大、少数民族聚集多、贫困人口分布广的连片特困地区,6个区县全是国家级贫困区县,如果只靠锄头一点点耕地,肯定是发展不起来的。而区域内生态良好、民俗风情浓厚、历史文化厚重,旅游资源极其丰富,这样的地区如何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我认为首要资源还是生态环境。为此,我提了一个关于把重庆渝东南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建成全国康养旅居高地的建议。”
谭建兰表示,旅游是一项引领性极强的朝阳产业,随着近年来国家对旅游产业的大力支持,渝东南片区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大部分旅游资源大县将旅游业作为一项支柱产业倾力培植,旅游强县迅速崛起,如地处渝东南、渝东北交汇处的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深入实践习总书记“两山”发展理念,围绕“两点”“两地”定位,以“转型康养、绿色崛起”为发展主题,大力发展以康养旅游为支撑的大康养经济,有效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18年,全县康养产业占GDP比重达47.8%,实现康养旅游业增加值14.78亿元,占GDP比重8.4%。县域内贫困户通过经营农家乐、售卖绿特产品等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走出了一条脱贫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但地处渝东南的武陵山片区虽地域广阔,但发展底子薄,起步较晚,经济整体水平离东部发达地区差距较大,虽然航空、高速公路、高铁等快速通道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还有相当一部分旅游资源“深居闺中无人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旅游的发展步伐。尤其是片区内各区县交通互联互通差,如何发挥好各自优势,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片区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这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为此,谭建兰建议,希望国家有关部委在政策制定、资金投入、项目安排等方面,向武陵山片区内的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区县给予大力倾斜;选派国内外旅游行业著名规划专家,向武陵山片区输送“智力”支持,帮助编写高水平旅游发展规划,促进各地旅游与扶贫、农业、文化等深度融合发展;在规划编制、产业扶持、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大对武陵山片区康养产业的支持力度;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将重庆武陵山区作为全国贫困山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全国山区乡村振兴的重点试验示范来抓,达到人们“避寒到海南,避暑到武陵山”的目的;尤其是在渝东南建成互联互通的良好交通体系,最好建成一条沿山轻轨,既有交通功能,又有观景功能。
虽然谭建兰只是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红辣椒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谭妹子金彰土家香菜加工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但这个土家族的辣妹子坚定地表示:“我是全国人大代表,我是肩负着人民的期望选上来的,就要为人民发声,为基层发声,让更多的人受益。”
(责任编辑:任智超)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