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美丽乡村、乡村旅游作出重要指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建设美丽乡村印证了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乡村旅游已成为城乡交流的重要方式,农村富裕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旅游投资和消费的热点领域。
据全国政协委员、陶然居饮食文化集团董事长严琦介绍,近年来,乡村旅游实现了爆发式增长,重庆地区开发旅游较早,也逐渐开始以培育和发展乡村旅游为重点,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经典景区和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旅游健康快速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餐饮业与旅游业是分不开的,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设施是根本。另外,必须要加大产业融合,以产业拉动乡村旅游。”
为此,严琦从七个方面提出建议,希望国家重视以产业融合助推乡村旅游发展: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实现市场运作。把保护农民权益放在首位,做好政策监督和规划引导,综合协调、整合资源,重点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产业发展能力,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短板。注重发挥专项资金引领撬动作用,注重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自下而上民主决策、农村民生需求导向的制度优势。建设好村支两委班子,配备培养本土人才,强化工作力量。坚持村集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扶持而不包办,用市场机制激活村集体存量资源、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
二是强化统筹规划,实现有序开发。做好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以小景点串联大景点,以小景区丰富大景区。找准方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特奇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科技农业等,给游客带来“农的体验、家的感觉、乐的心情、味的清新”。重点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带,有序建设避暑纳凉、采摘体验、研学旅行等旅游产品。加强对乡村旅游开发的督导考核,注重规划强制性和约束性,做到“规划先行、有图必依,主次分明、有条不紊”。
三是强化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实施绿色交通体系、旅游标识系统、旅游厕所、旅游咨询服务功能等配套建设;围绕乡村旅游重点区域,加快乡镇通畅建设,提档升级公路,形成旅游环线通道;进一步优化完善重点区域的停车场、观景台、加油站、垃圾转运站、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尽快建成一批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点,打造一批特色民宿、森林人家、休闲农庄、乡村酒店和农家乐集群。
四是强化政策支撑,整合资金投入。统筹农业、旅游、扶贫等部门资金加大对乡村旅游重点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正面导向。整合交通、水利、扶贫、小城镇建设等资金,向乡村旅游重点地区倾斜。鼓励民间社会资本参与,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财政贴息、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等方式扶持。
五是强化产业融合,提高经营效益。做大做强特色效益农业。依托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发展好集经济价值和观赏体验于一体的种植养殖业。做深做精农产品开发,抓好农产品加工、包装和营销,将土特产品与生态、历史、民族等元素融合。开发文化旅游产品,着力开发一批特色文化旅游产品,让游客在旅游中寄托深沉的诗意乡愁。
六是强化机制创新,激活市场主体。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基层农业服务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返乡创业农民、各类专业大户和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参与乡村旅游建设。利用村民的集体用地,打造成本低廉的创客空间,吸引创业人口、草根经营者参与经营。积极打造“股份农民”,把合股联营贯穿到“三变”改革全过程,做到“能股则股、应股则股”。
七是强化策划宣传,突出品牌效应。因地制宜地营销宣传乡村旅游,以“进乡村、亲自然、记乡愁”为主题,整合节庆赛事,办好各类乡村旅游文化节。提升文化品牌知名度。大力推进“互联网+旅游”,通过微信、微博、APP、电商等互联网平台,着力宣传乡村旅游,打响乡村旅游品牌。
(责任编辑:任智超)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