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五官屯贡米焕发生机

作者:郭志辉记者阎红玉 来源:农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1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近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题展在中国农业博物馆举行,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五官屯贡米栽培系统成为长春市唯一入选的农业文化遗产。展览中,独具魅力的五官屯贡米栽培系统受到广泛关注。

  据了解,五官屯贡米栽培系统是以高寒地区种植贡米为特色的稻作文化系统。该栽培系统现由九台区其塔木镇刘家满族村罗关家族传承。五官屯已有300多年的水稻栽培历史,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设立五官屯,专为皇家提供贡米。五官屯的粳稻是自古传承下来特有的稻米品系,其米“重如沙、亮如玉、汤如乳、溢浓香”。

  “五官屯贡米栽培系统被列为国家第四批农业遗产名录后,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出台相关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做好保护工作。”九台区其塔木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其塔木镇贯彻“活态性保护、适应性管理、可持续利用”的方针,促进五官屯皇粮贡米产业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在五官屯皇粮贡米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区内,鼓励以传统耕作方式保持土壤肥力,禁止改变地形地貌、破坏景观风貌的活动,并加强对传统技艺、节庆、歌舞、民俗等与五官屯皇粮贡米农耕活动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同时,不断创新稻米栽培方式方法,并加强宣传推广。

  作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罗关家族第十四世传人关长宝经过长期实践,在继承古法的基础上,探索出了结合土法制料、炒制、发酵等复杂工艺的“五官屯育秧苗秘法”,极大地提升了五官屯贡米的品质。目前该技术已在五官屯大面积推广,五官屯贡米也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确定为地理标志性保护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深受广大消费者好评。

(责任编辑:谭思嘉)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