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总社办公厅和研究室的直接领导下,在各级供销合作社的大力支持下,在各单位编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圆满完成2018年度《中国供销合作社年鉴》各项工作任务,我谨代表《年鉴》编辑部对各位领导的支持和各位编辑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现在,我代表编辑部向各位领导和各位代表汇报2018年度的《年鉴》工作情况。
一、2018年的主要工作
(一)《年鉴》2017卷组稿、编辑、校对和出版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018年初,编辑部就制定了《年鉴》2017卷的编辑出版计划,将组稿、编辑、校对等工作任务分解到人,严格按照编辑计划规定的进度执行,其间经常召开编辑小组研讨会,交流编辑情况、研究编辑问题、检查编辑计划的执行和落实,一方面保证编辑工作按时完成,另一方面保证编辑质量稳步提高。
1、组稿工作需提高重视。《年鉴》2017年卷的组稿工作从2018年1月份开始,1月12日办公厅下发了供销厅字〔2018〕4号文件,《通知》要求,各单位4月15日之前向《年鉴》编辑部报送稿件。从统计数据来看, 70%以上的单位在6月之前完成稿件上报工作,但是有个别单位直到11、12月份才把稿件报送过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出版工作,导致《年鉴》2017年卷直到今年2月份才印刷出版,进度上比去年有所滞后。希望各单位能够严格按照总社文件上的截稿时间,准时提供稿件,保证《年鉴》当年组稿、当年出版。
2、编辑质量稳步提高。2018年度,编辑部继续严格执行编审制度和编辑流程等各项规章制度,对各个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将任务落实到人。一是严把审核关。从篇幅字数、排版格式、逻辑错误、用词以及语句语法等方面逐项严格仔细审核。二是严把编辑关。本着对历史负责、对读者负责的严谨态度,严格把好编辑关。三是严格控制篇幅长度。近年来,年鉴的篇幅逐年增长,总字数从以前的100万字左右增加到目前初稿时的180万字左右,经过删减后,2017卷的总字数也达到了120多万字。按照我们的编辑规范要求,各省社的稿件字数不应超过2.5万字,但是有少数单位稿件大大超过字数要求。因此,在编辑过程中需要对稿件进行大量的压缩、删减,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在此希望各省社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组稿,控制好篇幅。
3、校对工作更加规范、高效。编辑部严格执行校对制度,责任到人,职责明确。在校对环节严格执行流程规范,严格落实“五校一读一审”制度,形成统一的校对流程和校对标准。重点抓好一校、二校、三校,对重要内容进行重点校对、反复校对、逐一核实。最后主编通读,办公厅和研究室领导审核。健全的工作制度,有效的保证了内容的准确度,使《年鉴》的质量稳中有升,保证了出版工作顺利完成。
(二)《年鉴》编务会议和学习培训形成制度化
《年鉴》编务会议不仅得到总社办公厅和研究室领导的高度重视,而且从经费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因此,在总社办公厅、研究室和各省社的大力支持与协助下,《年鉴》编务会议已经形成制度化,成为每年召开一次的例会,为各位代表提供一个交流《年鉴》工作经验和相互学习的平台。2018年,北京商干院培训一部在哈尔滨专门举办了一期供销合作社史料建设与年鉴编撰能力提升培训班,就《年鉴》编辑实务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全国各级供销合作社有近90人参加了这个培训班,反响不错,今年学院培训部门将联手编辑部还会继续举办有关史料收集、年鉴编撰能力提升、公文写作等方面的培训,以此来切实提高《年鉴》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我们也计划将这种培训持续开展下去,争取形成每年上半年召开编务会议,下半年举行学习培训这种制度化。
(三)各省《年鉴》工作有了新进展
2018年的《年鉴》工作从汇总情况看有明显的起色,各单位对《年鉴》重视程度、对《年鉴》工作的投入以及工作的热情和责任心较以往有了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一是办公厅和研究室领导的支持。一直以来办公厅领导十分重视《年鉴》编辑工作,现在《年鉴》工作放到了研究室,研究室的领导和同志们也是从组稿到出版全程进行具体指导,并给予专门的经费支持。二是各省区市供销社单位领导重视。多数单位配有专门主管《年鉴》工作的负责人和撰稿人,通过我们的《年鉴》编辑工作群,有关《年鉴》的组稿、发行情况沟通和联系更加顺畅,《年鉴》各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以及时处理。三是稿件质量显著提高。从稿件的版面、符号规范使用以及差错率等方面来看,2017卷的稿件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改观,基本符合《年鉴编写规范》要求。稿件内容也更加全面,编、章、节较完整。条目信息准确,语言表达简练,内容翔实丰富,格式标准规范。自2016卷《年鉴》开始收录西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的稿件以来,《年鉴》内容涵盖全部32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内容更加充实,数据更加准确,从史料记载角度来说,我们的《年鉴》也更加全面和完整。
(四)《年鉴》发行量稳定增加
2018年,《年鉴》发行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去年《年鉴》编务会议结束后,连续多年《年鉴》订阅空白省份立即着手征订工作。其中,四川省、云南省工作力度非常大,不但实现了零的突破,而且2017卷的《年鉴》发行量都超过了50本,跃居全国先进行列;湖北省、广东省和浙江省这几年的征订工作一直做的很不错,2017卷的发行数量在原有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订阅数量都超过了90本,征订工作位居全国排名前三。截至今年5月中旬的统计数据,2018年度,《年鉴》2017卷的发行量为1026本,其中系统内单位订阅1009本,系统外单位17本,发行量与2017年同比增长10%。此外,去年编辑部还推出了2008-2016年卷的优惠套装,受到不少单位的欢迎,2017卷以前的《年鉴》也在持续订阅中,有些单位对《年鉴》进行了查缺补漏,力求各年度《年鉴》资料收录完整。2018年度,2017卷以前的历年的《年鉴》发行量也达到了87本,这样算下来,2018年度《年鉴》的实际发行量为1105本。这样的成绩,是在座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辛勤付出所取得的,是各单位对《年鉴》工作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特别要对湖北(101)、广东(96)、浙江(62)、福建(54)等省社提出表扬,他们连续多年《年鉴》发行工作成绩显著;此外,云南(53)、江苏(52)、四川(50)、陕西(50)、湖南(50)等省社对《年鉴》发行工作也比较重视,2017卷的发行数量都达到了50本以上;安徽、重庆、河南、山西、黑龙江、上海等省市供销社的发行工作也比较扎实,发行数量在30本以上,这些单位措施得力,成绩突出,成为2018年度受表彰的先进单位。
二、《年鉴》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与编写规范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大部分省社提交的稿件符合《年鉴》编写规范的要求。但是,还有少数单位提供的稿件与《年鉴》编写规范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综合来看,2017卷的稿件主要问题有:一是内容不够完整,有11个省社没有提交统计公报;有个别的省社不仅没有统计公报,提交的第七编内容也不完整;二是格式不够规范,有的稿件使用的字号、符号不符合规范;机构人员、改革与发展等章节内容不符合格式要求。三是字数超出规定,有少数单位提交的稿件字数远远超标,特别是大事记、地市及基层供销合作社、省社直属企事业单位等栏目内容,超过规定字数数倍;四是部分单位逾期交稿,尤其是去年在编辑部工作人员反复联系和催促的情况下,还有个别单位直到年底才上交稿件,极大地影响了出版进度。今年截至目前,已经超过了文件规定的稿件报送截止日期,但是仍有三分之一的单位没有上报稿件,希望这些单位能够引起重视。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希望各位编辑人员能够按时、按质、按量、按照各项要求,改进我们的工作,提升《年鉴》编撰的整体水平。
(二)发行量有较大增长,但是还有较大潜力可挖
2018年的发行工作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年鉴》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是,目前的发行量与总社的文件要求和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形势相比,差距还非常大。据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2018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系统有县及县以上供销合作社机关2783个,基层社31792个,各类企事业单位数以万计。2018年订阅《年鉴》的单位为500余个,占全系统单位总数的比例不到1%。因此,发行工作还有相当大的潜力可挖。所以,2019年我们要努力争取在发行量上有所突破,争取2018卷发行量超过1200本。
(三)《年鉴》广告入刊工作亟待加强
《年鉴》是宣传供销社的平台,广告入刊是《年鉴》编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多年来宣传工作一直都处于时有时无、时好时坏的状态,好的时候有十几个版面,差的时候一个也没有。从这些年来的工作情况看,除了有过去的一些其他因素以外,主要是:一是由于编辑部人手有限,没有专门的人员来开展这项工作;二是系统内各企事业单位对入刊的作用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三是在系统内宣传力度不够;四是《年鉴》自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不够高。《年鉴》要增强宣传意识、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努力拓展入刊单位,更重要的是各省社领导和《年鉴》工作人员要大力支持,做好广告宣传工作。截至目前,湖北省社直属企业已经有4家入刊2018卷《年鉴》,这两年,湖北省社在广告宣传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希望更多的省区市供销社能够充分发挥和利用直属企事业单位的优势,把《年鉴》宣传工作搞出活力、搞出效益,彰显《年鉴》的宣传作用。
三、2019年的《年鉴》主要工作
(一)重点抓组稿、编辑和校对质量,按期完成2018年卷出版工作
编辑部要在编辑、校对质量上常抓不懈,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供销厅函研字[2019]17号文件的要求完成组稿,没有完成组稿的单位请在会议后及时提交。我们对报送的稿件进行了初审,有不合格的稿件已经退回要求重编,也请各单位认真审阅上报的稿件,避免内容重复以及选材不当等问题发生,并依据编辑部下发的《编辑原则和规范要求》进行编辑,保证质量。要求做到:1、篇、章、节内容完整;2、资料齐全、准确;3、格式规范、标准,条目简捷、精炼。编辑部预计于2019年10月份完成2018卷《年鉴》印刷出版工作,12月前完成全部发行工作。
(二)加大发行工作力度,扩大发行规模。
2019年要切实做好发行工作,按照一贯要求,真正做到省社领导和各主要业务处室负责同志人手一册,直属企事业单位及所属地市、县级供销合作社每个单位至少一册。目前,2008-2016年卷都进行了加印,如各单位需要请与编辑部联系。2018年卷的征订工作已经开始,因此,希望此次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继续做好发行工作;没有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要向先进看齐,在工作上付出更大的努力;2018年还有一个订阅空白的省份,2019年要实现征订全覆盖,消除订阅空白省份。力争实现2018卷突破1200本的发行目标,保证订阅量每年递增10%的目标的实现。
(三)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针对宣传彩页招商这个薄弱环节,要在编辑部的牵头下,发动各省社、各单位积极行动起来。从编辑部来说,要进一步完善奖励措施,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从各省社来看,首先要思想上重视,其次要真正落实到行动上,做好《年鉴》彩页招商工作。
各位代表:总社领导对《年鉴》工作十分重视,全系统的干部职工对我们《年鉴》工作者也寄予了厚望。综合改革的11号文件也专门强调要加强合作社文化建设,因此,加强合作社文化建设,促进供销合作社文化事业的繁荣,传承供销合作社优良传统,记载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是《年鉴》特约编辑的本职工作,也是在座的每一位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共同努力,担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办好《中国供销合作社年鉴》,为供销合作社系统的文化宣传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