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供销社始终坚持把提升为农服务能力放在首位,抓好深化改革工作要点,积极推进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新型基层供销社建设,打造产前农资供应、产中科技指导、产后加工销售、全程金融支持的产业链综合服务,搭建起了为农服务的综合平台,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服务渠道,让“黔货出山”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引擎”。
“贵农网”是省供销社牵头打造的电商平台,它打通了“黔货出山”和“网货下乡”的双向通道。在平坝区运营中心,“贵农网”不仅肩负着双向通道职责,也为生产种植“出谋划策”。
“通过大数据运营分析,我们会适时的与合作社沟通,提供生产种植建议、在合适的季节增种卖得紧俏的农产品、减少相对比较‘冷门’的产品种植,有效的避免了农产品滞销现象的产生。”平坝区贵农网大数据中心负责人靳天龙说。
此外,在产前供销社会预先为农户及合作社提供化肥,农药,农膜等,价格合理、质量有保证,待农产品收购时,再冲抵产前农资物品的货款,从而确保农产品种植顺利。为夯实“三位一体”的生产基础,市供销社系统把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推动供销合作社体制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推进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今年以来,新领办参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总数达到398家。
“因为产前供销社已经为我们提供了部分农资物料,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公司的投入,也减少了资金压力,让我们做起事来更有动力。”平坝区天地合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小飞说。
在平坝区天龙镇天地合农业专业合作社,连片的蔬菜基地一眼望不到头,丝瓜、黄瓜、南瓜让记者目不暇接,这么多的产业怎么卖出去呢?供销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
走进该合作社的蔬菜分拣中心冷链物流室,寒气袭人,整齐码放的在打冷的莲花白即将被打包送往平坝区贵农网。
“我们专业合作社种出来的农产品,在没有贵农网进入网上销售之前,很多农产品找不到销路,大批量种出来以后,销路是最愁的。”孙小飞说,因为信息掌握不全面,还面临着被蔬菜收购商的价格打压,很多农产品真的是“物美价廉”。据孙小飞介绍,通过和贵农网合作解决了合作社农产品销售难、价格低的问题,销路好了,价格也高了,农户的荷包也鼓起来了,让农户更有种植积极性。
在贵农网平坝运营中心,大厅里摆满了多种已经包装好的农特产品。大屏上实时更新着数据,滚动的数据记录着一天的销售量等各种数据。各式各样的当地农产品以及从各个合作社收购的农产品,也将从这里分拣发往外地。
靳天龙向记者介绍,因为有大数据监控,通过数据,可以清楚看见各种农产品的价格,这样在销售时我们也做到心中有谱,我们与合作社之间通过订单模式,保证合作社农户的农特产品种得出来,卖得出去。到目前为止,我们与14家合作社签订收购协议,带动扶贫群众3000余户。
同时,市供销社系统积极实施“互联网+供销社”行动,统筹推进基层社和农村综合服务站等基层网点的信息化改造,形成网上交易、仓储物流、终端配送一体化经营,通过“贵农网”、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开展网上销售,截至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共有贵农网、邮政、淘宝、京东等各类农村电商综合服务站(点)695个,多平台农村电商销售额近2亿元。
“农特产品到贵农网后进行冷链、分拣、包装,通过贵农网面向全国,我们每天发往全国各地的农特产品包裹在500件以上。”平坝区贵农网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张禹说。
为帮助群众解决生产发展中融资难的问题,2014年以来,市供销社成立了西秀区社员股金服务中心和普定县股金服务中心,股金中心自成立以来,一直严守“社员制、封闭性、不对外吸储放贷、不支付固定回报、运行规范和风险可控”的原则,涉农调剂累计1.5亿元,积极帮助西秀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做好化肥淡储旺供工作,扶持刘官山药、树峰粮油、瀑珠茶业等一批涉农企业。
“股金中心为我们农资公司提供了化肥贷款,五年来累计大约6000万元,方便快捷,使旺季销售肥料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让我们更好的为三农服务。”西秀区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副经理吴刚说。
目前西秀区股金中心共开设了7家网点,农民社员的比率逐年增加,形成了农民出资、农民参与、农民受益的良好信用合作机制。
“目前总社员人数已经达到了7478人,农民社员人数已经达到了5680人,占总社员的74%。”西秀区供销社社员股金中心有限公司营业部主任周丹说。
“我们的分红有现金,也有实物,但都是如期兑现。社员也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红利,在旧州服务部兑现的股金分红累计目前已达到47.33万元。”西秀区供销社股金中心旧州服务部主任刘芳说。
据了解,2019年,市供销社将持续推进基层供销合作社建设,夯实“三位一体”组织基础,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实现农民得实惠、基层社得发展的双赢局面。
(责任编辑:张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