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广西田东县供销合作社内部治理机制建设,增强供销社与小农户和各类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联合与合作,提高为农服务能力,2017年-2018年,田东县与河北昌黎县共同围绕“探索创新联合社治理机制”,开展专项试点。
一、改革措施
田东县专项试点工作,按照职能定位明晰、管理运行规范、基层基础坚实、服务功能完备、发展方向明确的要求,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建设,着力打造联合社三级综合服务新平台,加快发展农合联组织,显著地增强了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主要措施是“五个新”:
优化联合社内部治理新职能。一是增机构。县编委印发机构编制方案,增设行业指导股和监事会办公室(审计股),强化行业指导及社有资产监管与审计,实现监审合一。二是增职能。新增电商物流、农村金融、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合联、行业协会、农村幼教等为农服务职能。三是增人员。2017年以政府财政供养方式编外聘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名,充实到各服务“三农”机构和服务平台当中,并纳入县公务员绩效考评考核范畴。四是增基金。设立供销社合作发展基金200万元,由财政注入100万元,从供销社社有资产收益按不低于20%的比例注入基金100万元,以基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向供销社聚集。
推行联合社“县基一体化”管理新机制。在不改变基层社的性质、隶属关系和人员身份的前提下,实行基层社的人财物统一交由社有资产管理公司——田东县东合资产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东合公司)管理的新模式。并做到“六统一”,即统一登记造册、统一资产管理、统一制度规范、统一资金调配、统一财会管理、统一人才招聘使用。
打造县乡村三级综合服务新平台。将县级综合服务中心作为为农服务平台的“龙头”,领办农民合作社、县级农合联、农产品流通协会,整合社会化服务资源,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拓展农业社会化、电子商务、家政、技术培训和便民金融保险等全方位服务。对乡镇综合服务站实行“六统一”,改造提升综合服务大厅、庄稼医院、农合联办公及培训场所等;实行开放办社,引入社会资本共同改造建设经营场所,重塑基层供销社新形象。坚持因地制宜,形成了党建引领“村社共建”模式——与村“两委”合作实行“服务组织、服务队伍、服务平台、服务项目”四个共建,合力推动各项服务向小农户延伸;农村服务“社社共建”模式——通过“农民合作社+基层供销合作社”方式建设村级服务社示范点,联合开展农资配送、电商物流、飞防作业等服务;开放办社“合作共建”模式——与农村社会经济能人合作建设村民合作社示范点,拓展经营性与公益性相结合村级终端服务网点。
创建联合社“农合联”新组织。一是打造特色产业型农合联,组建田东县鸿凤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举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和金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推行经营统一计划、市场统一开拓、投入品统一采购、产品统一销售、技术统一指导的“五统一”模式,在合作社的联合与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二是打造服务型农合联,组建田东县祥达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华中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小农户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培育农业生产“保姆”,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三是打造融合发展型农合联,采用“公司+农合联+合作社+贫困户”经营模式,组建田东县高山源农林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高标准打造芒果、山茶油等生态示范园区,拓展山茶油深加工、电商销售、采摘体验等产业空间,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探索联合社集团公司新发展。由4个直属公司和8个基层社入股,组建广西田东合兴农业供销集团公司,引领企业发展新方向。同时,按照51%的比例控股成立电商、物流和家政等3个子公司,拓展电商、物流、保险等新业务。
二、改革成效
机制活了,职能“强”了。县社加强职能定位,领办12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成立7家农合联,农资和农产品流通2家行业协会,不断健全为农服务组织体系。累计投入800万元建设县综合服务中心、9个乡镇综合服务站和63个村级服务社,年开展便民服务近千万元,极大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两年来,实施农产品保鲜加工和冷链物流、社会化服务提质和电子商务进村行动,拉动投资2560万元,成为带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力量。
壁垒破了,人才“动”了。一是“编外聘用”引入活水。以财政供养方式编外聘用农资农技专家、无人机飞防专家等行业人才,组建4个服务团队,解决了供销社以往“卖农资无技术”的老大难问题。二是“体内流动”人尽其才。启用联社机关人员到基层社兼职、企业之间交流任职,解决了基层社无能力拓展经营服务、合作联合不紧密的问题,将基层社改造成为便民生产生活的综合服务平台。三是打破常规开放办社。外聘电商公司业务负责人,重组供销电商营销团队,力推本地优势特色农产品线上销售,2018年实现线上销售额近700万元。
合作紧了,资产“活”了。一是加强了联合合作。通过东合资产公司统筹协调,全县推动了6个基层社15宗8073平方米土地的确权登记工作;化解了企业历史债务、资产解押开发等遗留问题。二是加快社有资金核算调度。通过财务统一核算和调度,从基层社和直属企业调剂220万元资金,用于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建设;整合土产、农资公司2个公司3宗地向农商行抵押贷款500万元,增强企业融资能力,解决供销社周转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强化社有资产统一经营管理。盘活基层供销社和社有企业资产,形成新增投资300万元,达到了盘活资产、增加收益、服务农民、提升供销社形象的多赢目标。
联结密了,服务“广”了。一是提高了组织化程度。牵头领办的7家乡镇农合联,联结带动了专业合作社40家,带动社员1300多户(其中贫困户194户),实现从“户户联合”到“社社联合”。二是密切了与农民的联系。围绕种、管、收、售等环节,开展飞防、机耕等土地托管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的同时带动供销社农资销售5000吨,服务收入达到200万元。三是树立了农供品牌。农合联发展芒果、火龙果和山茶油等示范种植基地3万亩,打造了百冠全国“一村一品”、举家富芒果“绿色食品”、“壮乡嫂”山茶油等农产品品牌。四是助力了脱贫攻坚。农合联年解决就业5万多人次,吸纳农民务工创收500余万元,助农节支增收800多万元。金祺农合联吸纳了163户贫困户通过扶贫资金入股,发展5000多亩火龙果特色产业,每户贫困户年可分红500元。
转型快了,实力“强”了。合兴农业供销集团公司、通合供销电商公司等社有企业大力拓展电商物流、土地托管等新业态,推动社有企业向综合服务转型升级。2018年完成商品购进总额 4.75亿元,比2015年增长75.65%;商品销售总额5.32亿元,比2015年增长 79.48%,社有企业净资产2101万元,比2015年增长98.58% ;利润总额103万元,比2015年增长 56.06%。
(责任编辑:谭思嘉)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