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坚持科学指导促进企业改革发展

作者: 来源:总社办公厅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14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社属企业是供销合作社履行职能的依托,是发展合作经济的骨干,是供销合作社服务“三农”的载体。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供销合作社始终抓住社属企业改革发展不放松,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大局,坚持市场机制与合作制原则的统一,精心组织,精心培育,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宁夏全系统共有区、市、县属企业118个(其中区属企业18个)。企业改制面达75%以上。农资、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农产品经营网络体系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形成规模。全系统一批具有现代企业特征、符合合作制要求的具有较强示范带动功能的社属企业群体正在成长,企业活力、经营能力和经营效益显著提高。企业的发展促进了供销合作社整体实力的增强。最近3年,全系统完成销售总额年均增长30%;实现利润年均增长65%;所有者权益年均增长20%。宁夏区社抓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实行改革形式的多样性

  在企业改革的指导上,区社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轻率地完全退出,也不简单地规定改制后理事会所占股份比例,采取了多种形式和多种改革办法。首先,对从事关系供销合作事业发展的传统骨干业务的企业,通过整体改制、剥离改制和发起设立等方式进行改制或组建,理事会控股或持大股,保持了相对的控制力。如经营化肥为主的金合公司,是区社联合系统内外农资经营企业发起设立的,区社控股80%;经营烟花鞭炮为主的日杂鞭炮有限公司,是从原棉麻日杂总公司剥离重组成立的,区社参股34%;经营再生资源为主的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是原再生资源公司进行整体改制成立的,区社持股51%;这几个企业已成为系统内的行业龙头企业。其次,对从事一般性经营业务的企业,采取少量参股的方式,保证供销合作社的影响力。如京沪杭有限责任公司和多明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区社分别参股26%和10%。再次,对净资产规模大、从事业务市场竞争度高、更新改造费用大的企业,人员分流安置后,对经营设施整体租赁或吸引社会经营者入场经营,培育新的市场。供销合作社鼓楼商场过去经营百货商品,在失去市场竞争优势的情况下,区社及时调整了商场的经营结构,引进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拓展经营IT、通讯产品,现已发展成为年营业额1.5亿元的银川市最大的电脑电讯专业市场。最后,对资产较少,负债较高的两个养鸡场,采取了租(包)结合的方式。其中的种鸡场曾经濒临倒闭,承包经营后,现已发展成为存栏种鸡十多万套,年向社会提供种蛋620万枚、鸡苗180万只的西北地区最大的种鸡场。实践证明,从企业实际出发指导改革,既搞活了企业,又较完整地保持了供销合作社的经营体系,为履行职责提供了可靠基础。

  二、立足长远发展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企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对社有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区社从有利于供销合作社长远发展、有利于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参与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三农”出发,坚持社有资本有进有退,有保有压,大力推进社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产运行效率。围绕“新网工程”建设,尤其重视有效资产向优势骨干企业和行业集中,加快龙头企业的培育形成。一是在培育农资经营龙头企业方面。区社投资3000万元,以股份制形式组建了新的农资企业中农金合农资公司,帮助公司争取到了国家和自治区淡季化肥储备,争取将公司纳入到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企业行列,区社资产管理公司为其提供近2亿元经营资金贷款担保。金合公司组建运营后,全区农资市场状况迅速得到改变。金合公司在全区22个市县设立了21个大型中转仓库,建成4条掺混及腐殖酸复合配方肥料生产线、1个农资信息网站、1家农资物流公司,建立了覆盖全区的44个物流配送中心和1345个农家店,化肥经营量占全区市场份额的80%,公司承担了总社“新网工程”、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自治区“三新工程”建设任务。二是在培育再生资源经营龙头企业方面。全区废旧物资经营一度存在小、散、乱、差的突出问题,区社出资200万元支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成了占地100多亩的废旧物资交易市场,促使企业年交易额逐年成倍增长,今年可超过2亿元。区社还向总社和自治区领导汇报,帮助公司争取到报废汽车拆解经营权,创办了报废汽车回收处理中心。同时公司还指导、引领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市再生资源经营体系的建设,公司在区内外的知名度稳步提高,并产生明显的社会效益,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三是在培育烟花爆竹经营龙头企业方面。在区日杂鞭炮公司前几年改制的基础上,深入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该公司原仓库因城市改造被拆迁后,区社腾出5000多平方米的仓库用于建造烟花爆竹专用库。该公司在全区推行烟花爆竹挂牌连锁配送经营模式,实行统一连锁标牌、统一专营供货、统一商品检封、统一市场监管、统一配送服务、统一批发价格的“六统一”,构筑了城乡结合的连锁经营网络。实现了企业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使烟花爆竹传统业务稳步发展,步入依法规范经营轨道,从源头上遏制了非法劣质产品的流入,现在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达到100%。四是在培育日用消费品和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方面。区社制定了落实自治区政府“新农村、新合作、新网络”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发起组建了由金合公司控股的新合作商贸公司,从事日用消费品经营;引进社会资本组建了四季青果蔬冷藏物流公司,为农产品流通环节提供冷冻、冷藏技术服务;增资扩股组建了禾家丰公司,适应设施农业发展,扩展经营设施建设材料。这方面组建网络和培育市场的工作已有良好开始。

  三、实行开放办企业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重组新建企业中,本着“不求所有,只求所为”的思想,既重视系统内上下级企业的合作,又主动与社会上有实力的企业合作,实现产权多元化。针对农药业务在大多数供销合作社农资企业中已放弃经营的实际,为了恢复供销合作社在农药经营上的主渠道地位,区社主动与宁夏经营农药规模最大的一家民营企业合作,由供销合作社入股20%,联合组建了宁夏盛合农业生产资料连锁有限公司。现已在全区建立农药超市48个,农药经营已占到全区市场份额的60%。中农金合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时,其股东除部分市县农资企业外,其他一多半是社会上有一定经营规模的农资经营企业。今年上半年成立的四季青果蔬冷藏物流公司,是由社会自然人和区社共同出资组建的。日杂鞭炮有限公司在全区布设的近400个连锁网点,70%以上为吸收加入的系统外经营者。再生资源公司建设的兴庆区废旧物资交易市场,进场的经营户全部为社会上从事再生资源业务的自然人和法人。开放办企业,把许多竞争对手变为合作伙伴,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恶性竞争,推进了双赢或多赢。同时,多种形式经济成分的加入,明晰了产权,在推进企业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规范了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职责,较好地建立起了企业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机构之间各司其职、协调运转、相互制衡的运行机制。二是建立了全新的人事用工分配机制。人员可进可出,分配与绩效挂钩,改变了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状况。三是引入了现代经营方式。企业经营中推行了总代理、总经销、连锁配送等经营方式。农资、烟花爆竹、日用消费品经营中普遍实行了连锁配送,农资商品、烟花爆竹的配送率达100%。

  四、强化管理优化服务

  第一,为了行使好出资人和股东的权利,区社积极探索社有资产的监督管理体制和模式,制定了《社有资产管理办法》,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授权该公司统一管理区社房地产,负责区社股权的管理;统一承办社属企业的贷款担保,负责区社控股全资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强化了社有资产的监督管理。第二,区社把争取良好的政策环境作为支持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争取自治区人大通过了《宁夏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争取自治区政府于2005年建立了自治区化肥淡季储备制度,争取自治区把供销合作社企业作为新农村流通网络建设的实施牵头企业,争取银川市政府在整顿废旧物资回收行业中把区再生资源公司作为扶持企业。第三,区社引导企业加快项目建设,在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市场开发、化肥科学配备施用、农民经纪人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取得了一定成效。第四,在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区社都及时给予支持协助。如中农金合公司,承担着全区化肥保障供应和稳定价格的重任。今年以来,国内外化肥价格大幅上涨,货源紧张,公司经营遇到困难,区社领导几次亲自到兰州,商请西北化工销售公司给予增供,并取得政府的支持,及时解决了货源不足的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农业生产,赢得了农民和政府的信任,也为企业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