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数据
是否受当地村民欢迎
14%很受欢迎
62%较受欢迎
24%反映一般
在农村发挥作用如何
25%发挥了较大作用
61%发挥了一点作用
14%发挥作用很少
三年期满后去向意愿
13%续签做村官
13%农村创业
42%考公务员
9%考研读书
9%进人才市场
14%其他
据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
关注
大学生村官能否适应农村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因为生活习惯等不同,有些大学生村官称自己尚未能完全适应农村的生活。此前,中国农业大学大学生村官研究课题组调查显示,42%的大学生村官上大学前一直生活在小城镇和大中城市,存在“与村里人缺乏共同语言”、“难以融入进去”等问题。
通州宋庄镇一名村委会干部说,有的大学生村官原先是城里孩子,一下子适应不了农村的生活方式。他举例,有的女大学生村官初来乍到时,洗脸要用纯净水,农民看了感觉不是滋味。
他认为,大学生村官对农村的不适应,除生活方面外,还表现为刚从校门步入社会的“茫然”。这些大学生村官就任时都是些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书生气重,社会经验少。这时候,一下子把他们搁到农村,当然需要一段时间来“断奶”。“农村也是个社会,这些孩子需要学习的事太多了,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这种不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上不会成为问题。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曾对河南平顶山大学生村官进行过一项调查,调查显示,这一过渡期大约有一年时间,一年之后55%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已经适应农村工作”,27%“基本适应”,两部分合计超过了82%。
大学生村官择业有何优势
不少大学生村官反映,他们在村任职时,从事的工作以杂活为主,感觉没学到实在的东西,而且基本上与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没有直接关系,他们担心这样的工作经验,在再择业时可能不被用人单位认可。
几位大学生村官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难以梳理出这3年究竟干了些什么。他们说,大学生村官实际上是助理职务,忙的多是起草材料、张贴通知之类的事情。“我们做的事非常琐碎。”大学生村官赵高阳半开玩笑地说。有的人表示即使想准备考研,也抽不出多少时间看书。
对此,北京人事部门一位工作人员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种顾虑可以理解,但是从另一角度看,一个大学生选择村官之路,且顺利完成任期工作,本身就说明他具有不畏艰苦、追求进步的精神,这种精神不管日后从事任何工作,都会赢得尊敬。
通州一村委会干部表示,可以说每位大学生村官都积累了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对于农村的生产、生活,都有了充分的认识。“这种扎扎实实的经验绝对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的。”
卸任大学生村官何去何从
目前,除留任村官和考入公务员外,绝大多数村官面临着再次择业。
任职期满后何去何从的问题,可以说从下乡第一天起,就是不少大学生村官牵挂的问题。中国农业大学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东部、中部、西部分别有47%、36%、42%的现任大学生村官心里主要的顾虑是期满后的出路问题。
实际上,不少人当时就打算通过当村官走上公务员之路。但当前的客观事实是,目前中国行政成本偏高,从大学生村官中吸收公务员的能力十分有限。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名负责人5月接受采访时透露,北京2000余名2006届期满大学生村官中,公务员比例大约在20%到30%之间。
这意味着,想当公务员的大学生村官中,最多只有三分之一如愿。除了公务员,还有别的道路可走吗?“不要当村官了。”今年招录大学生村官的消息一传出,大学生村官网站和论坛出现“前途未知”、“何去何从”的叹息。
不过,北京市根据中央精神,已为卸任的首批大学生村官谋划了7条出路。北京市有关部门也表示,“北京卸任大学生村官就业不会有太大问题。”
比如,在每个乡镇增加两个面向大学生村官的专项事业编制,今年北京社工委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考600名专职社会工作者等等。“可以说,现在面向大学生村官的岗位已经不少于3000个。”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教授周孝正也曾对媒体表示,政府已经给出的优惠政策,虽然不能照顾到每个人,但“已经够了”,关键是要“调整好心态,勇者无惧”。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