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今年推出2个农资网购平台

作者: 来源:南方农村报 发布时间:2009年08月28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创办者指望解决现货交易弊端,但厂家经销商反应平淡

  对于今年出现的农资网上交易模式,中国东盟农资商会秘书长黄飞与玉林金大地农资公司经理吴明态度迥异:创办单位信心十足,农资生产企业以及传统经销商却反应平淡。

  黄飞表示:“农资网购可以最大限度减少流通环节,使农民有望直接从厂商购买到低价化肥。”

  但吴明却认为:“提供农资网上交易的平台,目前缺乏知名厂家参与,很难满足市场的需要。”

  不过,即使新兴的农资网购模式能否发展仍存争议,但继年初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简称NCCE)推出国内首个农资电子交易市场后,广西另一个农资网购平台也悄然上马:8月20日,由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创办的“中国—东盟农资网”正式开通。

  农资产品进行网上交易,究竟是否可行?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创办者称可减少流通成本

  今年年初,南宁(中国—东盟)商品交易所(简称NCCE)推出了国内首个农资网上交易平台。

  当时,NCCE化肥部经理陆桂东介绍,化肥生产厂家在成为NCCE的会员后,可以在平台上挂单报价,而各级经销商,包括乡镇的基层的经销商,在经过考核成为会员后,可以在平台上看到供求信息和报价并进行交易。交易成功后,就可以到就近的交割仓库进行实物交易。而交割仓一般分布在广西区内和外省的铁路沿线。

  8月20日,广西第二个农资网上交易平台——由中国东盟农资商会创办的“中国—东盟农资网”也正式开通。

  商会秘书长黄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是在充分了解化肥企业需求的基础上搭建了这个平台。”据介绍,广西作为农业大省,每年各类化肥需求量达450万吨以上,但传统的交易模式却存在弊端,在用肥高峰期,必须在短短几个月内进行交易,容易导致运输不畅。另外传统的交易模式是现货现款,占用资金多,也会造成资金周转不灵活,利用率低。

  “而引入网上交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困难。”黄飞表示,农资实现网上交易,将大大增加化肥企业销售渠道,降低成本,并有助于形成公开、透明、权威的化肥现货价格,引导化肥市场的生产、收购和经营活动。

  据了解,在帮助厂家与经销商实现网上交易的同时,网站平台的创办者将会收取一定的费用。黄飞介绍,如果是成为“中国—东盟农资网”的普通会员,会费为2000元/年,而成为理事会员会费将会更高。

共2页 您在第1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