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1版】为农服务显本色

——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述评·服务篇

作者:杜海涛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0年03月20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供销社人开门店,超市搬进村里面,综合服务到身边,我们生活真方便。”这是老百姓对供销社的评价,也是如今供销社工作的真实写照。

  盘点2009年,全国供销合作社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实现销售总额1.2万亿元,利润总额突破130亿元,同比增加17.4亿元,增长15.4%,创历史新高,全系统实现了连续10年汇总盈利。

  目前,全国供销合作社共有各类经营服务网点68万个,覆盖了全国60%的乡镇和1/3以上的行政村。各地供销合作社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着眼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找准了位置,焕发出勃勃生机。

  超市开进村里面 “买东西不用跑县城了”

  “超市开到家门口,就是方便!”近日,河北省张家口涿鹿县双树村的供销社超市刚开张,村民陈玉芝就急不可待地走进去,东摸摸、西看看,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看到,供销合作社开办的这个农家超市,店面虽不大,但商品种类齐全:油盐酱醋、服装鞋袜,样样都有。陈玉芝拿起一包速冻饺子说,“过去买东西只能去村里的小卖部,品种少,质量也不高,想买像样的东西就得到30里开外的县城,现在村里有了超市,买东西一般不用往县里跑了。”

  以前,供销合作社曾遍布乡村的每个角落,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改革开放后,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商业经营主体凭借着灵活的经营、周到的服务,给供销合作社系统带来了巨大冲击,一度面临生存困难。

  如何能够重现“万马奔腾”局面?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说,“恢复供销合作社活力,关键在于改革创新,出路在于服务‘三农’。”

  供销合作社的根在农村,生命力在农村。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大力推进基层社改革,响亮提出“把超市开到农村去”的口号,运用连锁、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改造传统门店,发展连锁经营。2000年,全系统一举扭亏为盈。

  2006年以来,全国供销合作社又围绕农村生产、生活需要,着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经营服务网络工程”建设,大力构建农资、日用消费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经营服务新体系,初步建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如今,供销合作社面貌焕然一新,重新成为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

  到2009年底,全系统拥有消费品连锁经营、配送企业2519家,网点31.98万个;农资连锁经营、配送企业2107家,网点25.59万个。销售总额占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新合作、苏果、辉隆等一批连锁企业已成全国有影响的知名品牌。

  综合服务到身边 “农民也有了10分钟生活服务圈”

  在湖北随县三里岗镇吉祥寺村村头,供销合作社为农综合服务社的标志特别引人注目。

  进入服务社,超市货架上日用商品琳琅满目,相邻的屋子码放着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农资店内,有尿素、复合肥、钾肥等10多个品种;另一间屋子里,几位农民正在电脑上查询市场信息;旁边是图书室、卫生站、庄稼医院……镇上的农技人员定期来这里提供农技辅导、农机维修、庄稼疾病诊断、化肥施用技术等咨询服务,还代售电话卡、代缴电话费。

  随县供销合作社主任陈树先对记者说,综合服务社是供销合作社与村委会联合发起兴办的。村委会负责提供场地,供销合作社按照统一标准进行规划设计,并联合农机、邮政、电信等部门共同投资建设,“供销社搭好台,大家都来唱戏。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服务。”

  李成玉说,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各地供销合作社适应这一新变化,围绕农村超市,拓展服务领域,着力推进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

  在为农综合服务社,供销合作社不仅开展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等传统行业的经营,还根据农民生产生活实际需要,联合其他部门开展养老幼教、劳动就业、文体娱乐等多形式服务,满足了农民生产生活的多样化需求。

  目前,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共发展各类村级为农综合服务社21.03万个,庄稼医院2.54万个。在江苏,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建为农综合服务社1.2万个,覆盖全省70%以上的行政村。

  “过去买肥、抓药、交话费,办一件事跑一个地方,有时还要专门跑到镇上,很麻烦。现在,供销合作社建成了为农综合服务社,向村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咱农民也有了10分钟生活服务圈,方便多啦!”江苏江都市仙女镇邓院村村民郑广华说。

  专业服务促增收 “我们省心省力又赚钱”

  大棚里的油桃成熟了!山东莒县果庄镇大崖头村的李老伯心里甜滋滋。

  他指着自己的6亩桃园说:“果苗是果庄镇供销合作社油桃专业合作社提供的,何时施肥、采摘,都有统一的执行时间和操作方法。”初步估算,这些油桃每亩能收入2万元,是种植普通作物的好几倍。

  李成玉说,作为最大的为农服务合作经济组织,供销合作社拥有人才、网络、设施等先天优势。各地供销合作社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采取多种方式积极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带动农民开展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截至去年底,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共组织农民创办各类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近5万家,入社农户近1000万户,全年帮助农民实现收入600多亿元。

  供销合作社系统还发挥科研院所优势,推动专业化服务深度延伸。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杭州茶叶研究院、昆明食用菌研究院等,强化科研攻关,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供销合作社所属江苏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与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和行业协会合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和可追溯;山东济南果品研究院建设了20多个科技示范县,带动120多万农户走上致富路。

  “供销社送来了生产技术,产前、产中、产后都有专人指导,还负责统一销售。我们省心省力又赚钱,真是没说的!”江苏常州衡山桥镇省庄村果农冯如群说。

  李成玉表示,供销合作社是为农服务的传统中坚力量,近年来在体制转换中不断转型升级,在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占据重要位置。下一步,各级供销合作社要抢抓机遇,推进改革,加快发展,努力把供销合作社建成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和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