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一名海归大学生村官的感悟

结束4年的小坑村村委会主任工作,我怀着深深的不舍……

作者:章文琼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07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融入

  农民几十年如一日的耕种生活方式,造就了他们因循守旧的思维习惯。而农民最可爱的地方,也恰恰是他们这种非常朴素的因循守旧的价值认同。一旦我们相互融入了,他们就会接受你,认为你是他们的自己人,就表现出极其淳朴的感情,视你如同自家人。

  2007年8月,村里修建村间道路,将泥石路修成水泥路,以改变原先杂草丛生、泥泞不堪的道路状况,修路的同时把路面拓宽,但刚好村民章岩宕的房子正坐落在要整改的道路上。

  我们在测量的时候发现,道路经此处要收缩变窄,还要拐个弯,既不好用,也不好看。我就上门做工作,试想能不能给章岩宕一些补偿,让他家房子的墙往里面挪一挪。结果,非常顺利。他非常爽快地说:“什么补偿不补偿的,你到时候尽管把墙拆掉,挪开后再把墙补上去就行了。”我们在最短时间里修通了道路,给他家修补好拆掉的墙体,并且送过去3000元的补偿款。

  现今,在这条路上,大家会看到,一栋房子被我们整齐地切去一角。在以前,这种现象在村里简直不可想象,别说拆房修路,就是用了村民家门前几块废弃的石头,都可能引来一阵吵闹。所以,只要融入农民的内心,农村工作就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

  上任初期,我认为村里缺少紧密的团队,更缺少新生力量,觉得自己的精力严重不够用,恨不得把自己一个人掰成两个用。那段时间,我就长驻在村里搞建设。妈妈担心我在村里吃饭困难,就买来煤气灶具,还在家备有食品。其实,我在村里根本就不用担心会饿肚子,每到吃饭时间,纯朴的村民知道我在村子里,会争相邀请我去他们家吃饭,家常农家饭菜,很随意,也很亲切。

  两年前,我的女儿出生时,我在城里陪家人几天。当我回到村子里,发现家门口放着几十个装有鸡蛋的篮子,还有堆成小山一样的农家自酿的米酒。按我们当地的习俗,产妇坐月子要食用鸡蛋和这种红色米酒。这些都是村里各家各户送来的,哪个篮子是哪家送的,我都分不出来了。那些天,村民们积攒鸡蛋送到我家,还把附近村子里的鸡蛋都给预定了,一时间,我们附近几个村子可以说是“一蛋难求”。吴秋华阿姨更是把家里积攒了两个多月的3斤鸡蛋都送了过来,当时连她孙子想吃一个,她都没舍得给。这些东西虽然值不了多少钱,但都是父老乡亲对我深深的心意,在我心里,这是值得铭记一辈子的情感。

  现在,村民们的很多观念都在更新进步,他们不断地追求更好、更高质量的生活。通上自来水后,许多村民主动把家里的牛棚或柴房改成卫生间,装了淋浴器和抽水马桶;乡亲们也主动投入到村里的公益事业建设。村里有一段路一下雨就变得坑坑洼洼,一天早晨,我看到许多乡亲自发拿着铁锹铲沙填坑。这在以前,没有好处的活儿,一般是没人干的。

  观念和工作上的小冲突并没有让我和村民产生距离。由于我脚踏实地为家乡谋发展,真心实意为村民谋利益,并且彼此不断地相互靠近、相互影响,这使我更深入地了解村民,关爱他们,也让村民更深入地了解我、容纳我。

  感悟

  我刚回小坑村时,很多人认为可惜,甚至有些人不理解,认为我做不好农村工作。

  4年的农村生活经历使我清晰地感受到:我已经成为广大农民中的一员,我和父老乡亲再也难分彼此,我也真正依恋农村这片土地。在为农村做了一些实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农村其实是一个大好的创业舞台,只要我们倾注情感和热情去农村创业,就一定会为农村带来发展,为农民带来希望。小坑村的经历,不仅完善了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使我更加懂得,只有脚踏实地深入农村工作、生活,才能真正理解农民的确切需求,真正了解农村的真实现状,真正体悟农村政策的好坏,这完全不同于短时间的体验生活或基层调研,因为这里面包含着特有的情感指向和情感深度。

  4年小坑村的生活教给我的人生感悟,是我的一笔巨大的人生财富,我将受益终年。未来,我也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小坑村,关注农村的发展。
 

 

共3页 您在第3页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跳转到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