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李成玉(右二)在副省长田承忠陪同下视察十堰新合作超市。
省委书记罗清泉、省委常委张昌尔视察保康县大坪村综合服务社。资料图
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国民收入分配正在向改善农村民生方向调整,工业品下乡的补贴政策有力地拉动了农村内需,发展现代农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和条件。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抢抓新机遇,推进“二次创业”,建设新型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局面。
新供销 迸发活力
近几年来,湖北省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为农服务宗旨,不断深化体制改革,创新经营机制,拓展服务领域,全面推进基层社、社有企业、联合社、经营网络改造,实现了由求生存、保稳定向抓创新、谋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发展活力明显增强,经济实力明显提升,服务功能明显提高。
目前,供销合作社正在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加快构建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努力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和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
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普遍建立了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机构,履行社有资产出资人职能;90%的在岗职工实现了身份转换和劳动合同管理,职工人数由38万减少到12万,精干了队伍,增强了活力。
湖北省531个基层供销合作社,全面推行了体制改革和按经济区域重组,转换机制,还社于民;湖北省1355家社有企业,全面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建立股份制公司600多家,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达到21家,其中超过10亿元的4家。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湖北银丰实业集团公司和湖北农资集团公司均进入“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企业”和“湖北省百强企业”行列,成为所在行业的排头兵。
经过改革发展,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主要经济指标连续五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到2009年,购销总额达到780.1亿元,实现利润7179万元,所有者权益达到25.7亿元。
2009年,湖北供销合作社系统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的排位由22位上升到12位,省供销合作社连续四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单位”。2010年,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各项经济指标继续保持大幅度增长,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大大增强。
新网络 覆盖荆楚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建立连锁经营企业179家,配送中心213家,发展各类连锁经营网点4.98万个,覆盖湖北省60%以上的县及县以下农村市场。
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网络基本形成。2009年,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农业生产资料连锁企业达到74家,连锁店1.64万个,实现连锁零售额46.8亿元,湖北省供销合作社销售化肥532.9万吨,占全社会消费总量的80%。
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初具规模。2009年,湖北省供销合作社日用消费品龙头企业达到105家,建立连锁店3.11万个,实现连锁零售额超过百亿元。
农产品现代购销网络正在积极推进。2009年底,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建立农副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88家,农副产品交易市场达到34家,乡村收购网点4000多家,从农民直接收购农产品83.8亿元。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收购棉花32.1万吨,占湖北省棉花收购量的73.9%。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建设全力启动。2009年底,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建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龙头企业46个,建立区域性再生资源交易市场9个,实现再生资源购销总额23.8亿元。武汉市、荆门市供销合作社建立社区绿色回收站900家,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随着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日益完善,供销合作社经营业态进一步优化和创新。
一是开展连锁经营。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农资和日用消费品龙头企业普遍加强了配送中心建设,对连锁店实行“统一店名、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质量、统一服务”,扩大了经济规模,增强了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实行品牌商品总代理、总经销。湖北省基层供销合作社及近千家社属企业开展了数以万计的各类品牌商品总代理、总经销,年代理经销额逾百亿。
三是推行电子商务、网上交易。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普遍建立了农产品网络信息平台,开展网上信息交流和商品交易。湖北银丰实业集团公司建立长江交易市场电子网络平台,电子网络平台棉花年交易额突破5万吨。
四是发展期货贸易。湖北银丰实业集团公司积极开展棉花期货贸易,促进套期保值,实现现货与期货对接互补,以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锁定利润,弥补现货市场收购亏损,扩大了经营规模,降低了市场风险,维护了棉农利益,促进了棉花产业化经营。
新服务 扎根乡村
利用网络优势,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贴心服务“三农”。
开展村级便民服务。近几年来,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组织创办和改造的8000多家村级综合服务社,普遍开展了农资、日用消费品销售,农副产品、废旧物资收购;免费提供农资应用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机务防治病虫害服务;代理农行惠农卡、自助银行、邮刊信件收发、手机固话充值、互联网宽带等业务。有条件的还开展了气象预报、人身财产保险、水电费代缴、医疗卫生及文化娱乐等服务,逐步成为农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
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服务。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建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122家,其中省部级龙头企业10家,有25家企业被商务部核准为湖北省“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
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湖北银丰实业集团公司建立35个棉花种植收购基地,领办13个棉花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2.4万户,辐射棉田60万亩。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74个,入社成员15万人,帮助农民年实现收入15亿元。
湖北省供销合作社牵头领办农资、棉花、茶叶、蔬菜、果品等行业协会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275个,湖北省供销合作社领办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和扶持农产品种植基地258个,联结农户10.7万户,普遍开展了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帮助农民实现收入78亿元。
积极开拓农村保险服务。至2009年底,湖北省供销合作社建立县级保险代理机构394个,发展保险兼业人员3500多人,开展了生猪、水稻、棉花等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民财产保险,涉农保险金额达5亿多元。
参与农村金融服务。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参股创办的大冶、宜城、汉川等村镇银行,2009年吸收存款28.1亿元,发放涉农贷款17.3亿元。
坚持农民劳动技能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服务。2009年,湖北省供销合作社举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261期,培训13500人,通过培训,安置农民劳动力就业5000余人。
(责任编辑 曹杰)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