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供销合作社推进基层组织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期间目标是:基层社发展到1000个以上,90%以上的乡镇有基层供销社,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00个

作者:王恒真 刘福荣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1年04月1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为了认真总结“十一五”期间甘肃省供销合作社恢复重建基层社,壮大供销社基层组织的经验,甘肃省供销社在酒泉市召开的全省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现场会暨骨干基层社主任培训,现场学习酒泉市供销社系统创新体制、拓展经营领域、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经验,交流各地做法,研究进一步加快基层组织建设的思路和举措。这次现场会和培训班观摩学习了酒泉市肃州区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和总寨、上坝、银达基层社、祁连菌业专业合作社、三奇堡综合服务社等经营服务网点,使与会代表深受启发。

  据介绍,近年来,酒泉市供销社系统围绕“一特四化”现代农业发展战略举措,努力推进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工作很有成绩,改革发展取得了全面的进展,在龙头企业培育、基层组织恢复重建、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和项目建设等方面抓得有声有色,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连续八年名列前茅,去年在全省供销社综合业绩考核中获特等奖。肃州区供销社也是这样,通过真抓实干,各项工作成效明显,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各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创造了一些很好的做法。

  甘肃省供销社副主任张彬认为,酒泉市供销社系统之所以能成为全省供销社的一面旗帜,其主要经验在于:一是有全新的机制。肃州区社多元化的产权结构、灵活的合作方式、全新的用人机制、明确的市场主体地位等,构成肃州区供销社现在机制的主要元素,充分调动了经营者和员工的积极性。二是有超前的思路。肃州区社始终坚持在发展中找机遇、拓空间、闯新路。他们立足于服务“三农”,但不拘泥于农村市场,全力拉长服务“三农”的产业链条;他们立足于流通产业,但不拘泥于传统业务,全力拓展服务领域;他们立足于自主创新,但不拘泥于单打独斗,全力寻求合作伙伴;他们不仅构筑了完整的经营服务网络,保持了供销社传统经营服务领域的主导地位,还顺应形势变化,参与新农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开拓房地产业、酒业、金融业、农产品加工及基地建设等经营领域,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极大拓展了发展的空间。三是有实干的作风。肃州区供销社之所以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取决于他们长期坚持不懈地艰苦探索,取决于他们有一支领导班子事业心强、干部职工踏实肯干的队伍,取决于他们心系农民,全方位实施服务“三农”的职责。四是有党委政府的支持。酒泉市、肃州区供销社近年来工作之所以搞得好,很重要的一条是得到了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市、区党委政府从制定政策、赋予职能等多方面为供销社的改革发展创造了条件。赋予供销社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新农村建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多项职能。酒泉市供销社人员是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最早的市。去年,国务院[2009]40号、省政府[2010]7号文件下发后,酒泉市是全省第一个出台贯彻文件的市。党委政府的支持是搞好工作的有利条件,但一味依赖支持而无所作为是没有前途的,有为才能有位。肃州区供销社正因为他们在服务“三农”中体现出的重要作用和突出贡献,使得供销社在企业改制、土地流转、项目申报等方面都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这既体现了党委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又是他们在工作中有所作为的真情回馈。酒泉市、肃州区供销社可学、可看的经验很多,希望各地,特别是基层社主任们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做法,结合自己的实际,力争在一个或几个方面有所突破。

  会议就加大力度,办实做强,推进基层组织跨越式发展进行了广泛交流,大家一致认为,经过“十一五”的恢复重建,全省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状况趋向好转,已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开始步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同时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从总体上看,基层组织的经营服务领域还比较单一。经营服务基本以商品购销为主,开展专业合作服务、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社区综合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二是经营方式还比较传统落后。多数仍以农资经营为主,靠大联强、参股经营、推进现代经营等新型经营业态进展不快。三是经济实力还不强。规模小、基础弱、盈利水平低,辐射带动能力和助农增收作用有限。四是县域资源整合推进较慢。基层组织建设与龙头企业对接,与现代流通网络对接不够紧密,健全基层组织服务体系,推进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的任务还相当艰巨。五是基层组织同农民的合作领域还不宽。多以农产品购销合作为主,与农民的生产合作、经营合作、服务合作、项目合作、技术合作等合作领域还不够广,经济联系还不够紧密。六是供销社标识推广不够,社会认知度不高。

  为了使全系统在“十二五”期间努力实现基层社跨越式发展。甘肃省供销社制定了主要目标:通过改革,创新基层组织。建立一批产权清晰、机制灵活、功能齐全、运作规范的新型基层社,培育一批基层大社、强社和示范性的专业社、综合服务社。通过引进和发展新的流通方式,创新经营。着力推进供销社经营服务网络的改造升级,扩大经营,增强实力。通过扩大农民入社入会,创新服务。着力增强为农服务功能。其具体目标是:基层社发展到1000个以上,90%以上的乡镇有基层供销社,力争每个县培育1个以上销售千万元、资产达百万元的骨干基层社;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800个,每年培育省级示范专业社30个,各类协会发展到850个;村级综合服务社发展到5500个,综合服务网点行政村覆盖面提高到40%以上。基本形成基层社+专业社(协会)+综合服务社的基层组织体系。基层组织经营服务网络覆盖全省所有乡镇。从今年开始,基层组织建设上要向新的“双百”目标迈进,即在全系统建成百强基层社、百强专业合作社。综合经济指标年均增幅不低于20%,在2010的基础上翻一番。
  为了做强做大基层组织,甘肃省供销社制定的基本要求是:有较强的经济实力,有较强的带动能力,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使基层社的经营规模、服务功能、辐射带动能力和经济效益等方面,都有一个跨越式发展。一是经营总量要上新的台阶;二是经济效益要明显提高;三是资产质量要进一步提升;四是服务带动能力要进一步增强。

  为了办实做强基层组织,甘肃省供销社强调加强五条主要措施:一是建立三级社联合推动机制;二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三是抓好基层组织建设试点示范;四是抓好供销合作社标识的推广和使用;五是努力营造发展环境,主动争取政策和项目资金,同县域涉农组织开展合作与联合,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广泛支持供销社基层组织建设的合力。

  (实习编辑:高徽)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