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陕西省大型养殖场和百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场长(理事长)大学生助理下派工作启动仪式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仪式上,200多名大学生助理接受了聘书。据悉,从陕西省内10所涉农院校选派的120名大型养殖场场长助理和99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助理将陆续赴任,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层锻炼。
为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青年成长成才,各地近年来陆续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大学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就业。
今年4月召开的北京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会提出,从今年开始,每年将选聘200名大学生,到北京郊区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助理,以提高合作社在技术、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水平,更要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与大学生村官不同的是,大学生理事长助理的工作内容将更加集中、专业性更强。
此前在北京实行5年多的大学生村官助理制度,主要是大学生到村里担任村支书、村主任的助理,更偏重于村级行政事务。而大学生理事长助理将从农林、农技、农经和经管类专业毕业生中选拔,更注重农业技术、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素质。上岗后,将主要协助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开展合作社的技术培训、日常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活动。而对大学生理事长助理的管理,将执行现有的大学生村官助理的选派政策和相关管理办法。并且今后,北京农学院等高等院校还将开设合作社管理专业,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培养专业人才。
近些年来,为了解决合作社人才紧缺的状况,各地已经推行一些政策。如上海市,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本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鼓励农业科技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并取得不错成效,利于推行。以毕业于上海政法学院的大学生蒋丽为例,初到上海怡神园猕猴桃种植专业合作社时,看到合作社营销管理比较差,她深入了解情况后,将营销流程实现自动化,拓宽了营销渠道,组建了体系化的客户群,很快就帮合作社做成了一笔生意。由此可见,专业合作社的确缺乏人才,而大学生人才也的确有用武之地。
在北京,选聘大学生进入合作社,也已初具成效。据了解,自2010年开始,此项政策已在延庆县和昌平区试点,延庆县选拔了20名、昌平区选拔了10名大学生村官助理,以兼职的形式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中。他们在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开展网络营销、对合作社实行企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受到了农民欢迎。延庆县小丰营绿菜园专业合作社前不久搞了“农宅对接”,用户只需在网上商城下个订单,新鲜无公害蔬菜就能在5小时内送到家,这个项目正是由2010年在合作社兼职理事长助理的大学生村官谢萌萌以自身所学促成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合作社非常欢迎大学生到合作社工作,但也希望他们能扎得下、做得实。同在延庆县,西红寺西瓜合作社迎来的村官理事长助理却未有作为。据该社理事长说,去年确实来过两个村官帮忙,做理事长助理,但是没来几天就走了,而且也不认真做事。该理事长说:“合作社是很需要人才的,如果能分配大学生到我们合作社来,我们举双手欢迎,但前提是他得做事!”
(实习编辑:高徽)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