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第十七届全国绒毛会议

为凝聚行业共识,寻求共同发展,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精心打造全国性行业品牌会议,连续举办了10届“全国绒毛会议”年会。目前,该会议已成为我国绒毛行业尤其是羊绒行业唯一的参会人员最多、规模最大,关注度和层次最高的全国性行业品牌会议。同时,2011年以来,协会连续召开了3届“全国毛皮会议”年会,会议分别邀请了商务部、科研院所等人士出席,对我国交易市场标准化建设、市场如何升级改造,毛皮行业最新清洁工艺及环保型加工技术发展趋势等为主要内容进行演讲,使与会人员对国内外毛皮市场形势有了清晰的认识,形成了应对共识。协会多年来组织召开的系列会议,从我国畜产品行业的实际出发,为政府、行业、企业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为进一步提升行业管理、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在各种复杂困难的经济形势下,对全行业起到了坚定信心共克时艰的作用。

同时,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还不断开拓和深化与国际行业组织的交流合作。协会从2006年起,分别同国际羊绒驼绒制造商协会(CCMI)、国际毛皮协会(IFF)建立了联系,CCMI、美国纺织协会主席卡尔先生也曾多次到协会访问,双方在净化我国羊绒市场,联合打假等方面开展了密切合作,取得显著效果。协会还积极争取加入了国际毛皮协会,并获得了该会的项目资金,为进一步开展毛皮行业活动提供了经费保障。为推动海峡两岸畜产行业拓展市场、信息交流,协会还分别组织了赴台考察活动,使两岸同业协会、企业之间增进了解,对促进两岸羊绒、羊毛、皮毛产业的共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协会还组织企业人员到全球毛皮业最具代表性的丹麦毛皮公司进行参观学习和交流,其现代化的拍卖流程、一流的储运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方式给代表们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加强行业交流的同时,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还不断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增强企业自律经营意识,并积极树立行业示范典型。该协会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维护消费者权益和行业声誉,对畜产品行业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了行业诚信建设。协会还以推进行业信用评价活动为载体,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企业信用体系,切实提高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开展了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工作。在羊绒、毛皮市场开展了诚信店铺信用评价,增强了店铺的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与CCMI合作由该组织购买、检测市场上的羊绒、羊毛制品,对问题产品由协会进行通报和处理。还配合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产品质量监督、检查,遏制少数企业不正确使用产品标识、不当得利的错误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依法守法经营。同时,协会还注重培育、选拔和树立行业示范典型,经过申报、筛选、考评,分别授予具有上千年毛皮加工历史的河北枣强县“中国毛皮产业基地”,授予近几年来羊绒产业快速崛起,带动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宁夏灵武市“中国精品羊绒之都”,授予山东文登“中国毛皮产业名城”等八个畜产品优势区域荣誉称号。协会为了表彰我国绒毛行业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成就,肯定业内涌现出的先进企业和先进人物, 树立学习榜样,于2010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办了中国羊绒羊毛行业先进表彰大会,对我国羊绒行业的十大领军人物、百强企业分别进行了表彰,表彰活动集中展示了羊绒行业整体实力和成就,并引起国内主流媒体的重视和关注,是协会成立以来举办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一次大型活动。

此外,为规范畜产品交易经营活动,协会积极组织制修定各类畜产品标准,在制订的绵羊皮标准获得论证批准执行之后,对近几年来,作为珍稀纺织原料大量上市的貉子绒,没有相关标准可循,在购销环节处于原始状态,原绒的杂质多,影响后期加工,也无法实现优质优价,影响养殖户收集貉绒的积极性,造成部分稀缺资源的浪费,为此,协会组成了由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学、东北林大、山东如意集团等大型毛纺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的标准制订小组,经起草、论证,正式发布了貉绒行业标准,填补了我国绒毛类标准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