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政府出台政策加快推进“新网工程”建设

作者: 来源:总社办公厅 发布时间:2008年12月15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为深入贯彻落实辽宁省“新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和省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近日营口市政府出台政策,加快推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主要内容如下:

  一、“新网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实施重点
  (一)指导思想。(略)
  (二)发展目标和实施重点。用3到5年时间,在全市逐步建立起连接城乡、遍布村屯、方便快捷、服务“三农”的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等四大网络体系。到2012年,全市要初步构建起农资、日用工业品、农副产品、再生资源四大连锁经营服务网络,覆盖全市80%的乡镇和较大规模的行政村,年营销额要达到15亿元以上,成为促进全市农业发展和农村流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一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服务网络体系。以供销合作社参股区域龙头企业为依托,利用系统网络和规模优势,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改造、新建、收购、加盟相结合的方式,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区域配送中心、县域配送中心和连锁经营网点,发展农资直营、加盟连锁店,打造营口的农资连锁品牌,要与“万村千乡”工程搞好对接,到2002年,发展农资连锁店620家。要延伸服务领域,开展测土施肥,推广技物结合服务,实现化肥、种子、农药等农资供应与服务一体化。市、县两级政府要逐步建立化肥等重要农资商品的储备制度,有效调节市场。
  二要大力发展畅通有序的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体系。要加快乡镇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和改造,加速构建农产品销售平台。要对现有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信息化、电子化改造,逐步成为功能较健全、辐射力较强,服务管理规范化的区域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到2012年要建立和培育水准较高的乡镇农产品批发市场33家,发展重点农产品流通加工企业27户,培育农民经纪人骨干1万人。要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创建名牌农产品,通过举办展示会、交易会等方式,推荐本市名牌农产品。要创新农产品流通组织形式,依托供销合作社成立市、县级农民经纪人协会,组织农民经纪人开展农副产品购销,把本市优质农产品推向国际国内市场。
  三要着力构建适合农民和农村特点的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体系。要以有实力的大中型流通连锁企业为载体,筹建和培育区域配送中心,开展区域配送服务。要加快整合乡、村两级销售网络,结合“万村千乡”工程有步骤地对基层经营网点及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超市化改造,恢复网点医药专柜、图书专柜、烟花鞭炮专柜的传统业务。要完善配送和采购的双向功能,在把质优价实、适宜中小城镇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日用品送到农村市场的同时,把当地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送到城市,真正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尽快构建以市县为主体、乡镇为骨干、村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日用消费品经营体系,到2012年日用品连锁店要发展到380家,要建立烟花爆竹销售固定网点100个,临时网点410个。
  四要努力建设规范有序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要以资产为纽带,对县、区再生资源经营企业进行重组改造,打造龙头,延伸网点,逐步建立统一管理、统一核算体系,构建上下结合的再生资源经营网络。到2012年要建立和培育规模以上再生资源交易市场5个,发展规模以上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利用企业40户,辐射带动废旧物资回收网点600个。要大力推进加工利用企业的联合与合作,以分购联销和代理制等形式开展规模经营。要积极组织发展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要加强社区回收经营服务和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建设,广泛开展对再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二、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培育连锁经营龙头企业。要注重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整合现有营销网络,发展连锁经营。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出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与业务重组,建立产权清晰的股份制核心企业,实现低成本连锁经营和跨地区发展。通过加盟连锁和自由连锁,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辐射面广、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二)加快配送中心的建设步伐。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科学确定配送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水平。要充分挖掘现有物流设备潜力,以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为依托,自建配送中心。鼓励实力较强的出资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吸收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参股或加盟经营,借助社会各方面的物力和人力,联合组建配送中心,努力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商品配送电子化,提高对连锁经营企业商品统一采购和集中配货的比例。也可联合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为连锁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专业化的配送服务,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物流体系。
  (三)搞好连锁经营规范化管理。要按照连锁经营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对连锁经营进行科学分工,建立合理的营销协作体系。要积极探索连锁经营企业科学决策机制、内部监管机制和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企业标识、进货、配送、价格、管理和服务“六统一”的规范运行管理模式。要加强连锁经营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对连锁经营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行全程电子网络化管理,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形成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四)培育连锁经营品牌。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始终把创建和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制度、规范经营行为、强化商品质量管理、完善售后服务等措施,树立自身的品牌形象。要在严格品牌授权使用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利用品牌发展特许经营,吸收加盟店参与,扩散品牌效应。要对现有品牌进行整合,支持龙头企业培育品牌,利用品牌优势,扩大市场占有率。要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扩大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切实加强对“新网工程”建设的领导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新网工程”建设工作,把“新网工程”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各自职能,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持措施,加大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形成良好的外部环境,到2002年营口市每年至少列支100万元扶持“新网工程”建设,各市(县)区、乡镇也要相应投资一部分,对达到“新网工程”建设标准的新建、改扩建网点要给予一定的补贴扶持。市、市(县)、区供销合作社要加强宣传工作,多途径、多形式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新网工程”;完善现有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组织、协调管理重要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经营;组织、协调全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利用专业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站(社)、庄稼医院、农产品交易市场等载体,与“新网工程”进行有效对接,为农户提供生产资料、生活资料以及科技、文化、教育、娱乐和医疗等专业化、系列化、综合化服务;依托市“益农信息网”搭建好市、市(县)、区两级新网信息中心平台;搞好“新网工程”建设的规划。市(县)、区供销合作社要通过这些职能来更好地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为切实加强对全市“新网工程”建设工作的领导,市政府决定成立市“新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供销合作社。各市(县)区也要结合实际,成立相应机构,认真组织实施好“新网工程”,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