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空气等污染日益严重,造成农产品的养殖或种植环境恶化。养蜂业是一个典型,上游蜜源萎缩,下游假货横行,企业将如何来破解环境变化之难题?
环境恶化
春夏百花盛开,这本是蜜蜂和养蜂人最忙碌的季节。然而,如今却成了养蜂人的伤心季。当养蜂人从南到北,风餐露宿,追随花期一路奔波之后,发现树林在改变,而花儿也不再是当年的花儿。
养蜂人陈培兴一脸落寞,从浙江到山东沂水,两个月转战四个地方,一路上收成都不好。山东东营有一片巨大的洋槐林,他本来期待能多采一些,弥补一下前两个地方的歉收,但这次的产量又一次让他失望,蜂箱到现在还是空的。陈培兴称,已经采了三十多年蜂蜜,而这几年,他们的蜜源一年比一年萎缩。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东营市蜜蜂研究所所长宋心仿介绍,蜜源下降,一方面是开花植物数量的减少,另一方面则是植物生长激素直接改变了植物的结构。植物紫云英曾是原来南方最大的蜜源,而现在随着化肥的普及,已几乎绝迹。与此同时,东北的椴树、平原地区的洋槐,都遭到大面积砍伐。
而植物生长激素的使用对于养蜂人而言又是一个灾难。
蜜蜂为农作物授粉创造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大高于蜂产品本身,国外有研究证实,蜜蜂授粉带来的生态和经济效益是蜂产品本身的110倍。据专家测算,通过蜜蜂授粉,农作物平均增产10%以上,并且有些异花授粉作物,如果没有蜜蜂授粉,还不能结果。但是,如今在蜜源萎缩的同时,蜜蜂的生存环境也越来越恶劣。曾经是北方最大的蜜源,棉花如今已经不再流蜜,棉花蜜成了记忆。“等不及枣树长大,就用催长剂,结了果后,接着用催熟剂,假如催熟的枣子还在色泽上欠火候,那么再加一点催红剂。”宋心仿表示,“在激素的作用下,一些农作物改变了自身的发展规律,诸如棉花、枣树这些原本重要的产蜜作物,在激素的作用下,这些花的蜜腺出现退化现象,已经采不到蜜了。”
5月,武汉蔡甸8家养蜂场出现了上百万只蜜蜂异常死亡的情况,蜂农发现,离蜂场不远约2公里的地方有一大型农场,刚打了农药,他们估计这一批蜂蜜也是死于农药。宋心仿指出,农药可以导致蜜蜂的大量死亡。
企业之困
环境的恶化、产量的萎缩,蜂蜜价格攀升不可避免。
“去年蜜源价格普遍翻倍,部分品种甚至涨了三倍。”一位业内人士指出。
一方面是原料的价格飙升,另一方面是下游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无良商贩开始走歪路。各地假蜂蜜曝光此起彼伏。
冠生园方面表示,廉价假蜂蜜的出现扰乱了市场价格体系,“假蜂蜜价格压得很低,增加了我们调价的难度,成本压力非常大。”
中华老字号、北京百花蜂产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游产量下降导致价格的上涨,谁也不能扭转的。” 为了应对成本压力,北京百花于去年下半年上调了终端销售价格,幅度约为30%。“涨价后,销售多少有点影响,”该负责人表示,“不过,为应对目前的局面,我们必须坚持自己的质量,只有坚守诚信,才能扩大品牌影响力。”
作为一家有九十年历史的老企业,北京百花没有直接投资养蜂业。“企业资源毕竟有限,养蜂非常麻烦。”北京百花选择与很多主流蜂农合作社建立长期关系,“我们相对业内有一定资金优势,因此只要蜜源合格,我们从不欠款,这令我们在业内拥有一定口碑,也保证了我们的货源。”
武汉天格园蜂业有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公司50%的业务为出口业务,国内安全丑闻不断曝光后,海外客户对该公司的产品检测更加严格,例如之前央视报道蜂蜜加糖浆之后,客户也加强了相应的检测。
(实习编辑:高徽)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