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醒农合作社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4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诚信创新 一切为农

  “醒农合作社”是江苏省第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同时也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的前身。

  历史回顾

  在中共江浙区泰兴独立支部旧址西北80米处,有几间古老破旧的房屋,它就是“醒农合作社”的旧址。“醒农合作社”是江苏省第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的前身,由中共江浙区委(上海)领导创办,成立于1928年2月15日。“醒农合作社”采取由党员和农民协会筹资、农民自愿入股的方式,经营农民生产、生活必需品,成为当时农民群众互助自救的有效载体。“醒农合作社”为党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1926年6月,中共江浙区委主要领导人之一沈毅通过刁子宽、刁九善等人在泰兴创办的农民学校,向农民进行“春荒借粮不交利息”的思想宣传。提出了“粮食是农民劳动的血汗成果,不能让地方霸占,白白饿死种粮食的!农民弟兄们团结起来,向地方借粮食不给利息”的口号。为了深入发动群众,进一步启发农民觉醒,沈毅把刁家网村名改为“醒家村”,筹建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刁家网农民协会,创作了《醒农歌》供各农民夜校教唱,并组织贫苦农民对地主开展说理斗争,最终取得了春荒借粮斗争的胜利。在党的领导下,农民协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在与地主恶霸斗争的同时,积极组织农民开展自助互救。1928年初,沈毅发动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的党员和农民协会筹集资金,并为党组织指派专人从姜堰组织了一批粮食,在醒农村创办了“醒农合作社”,同时发动当地农民自愿入股,共筹集资金1830元。

  当时,“醒农合作社”以“互助自救、一切为民”的宗旨,对所售商品明码标价,在农忙时还送货上门,对困难户进行赊欠购物,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当地农民群众特地编了一首歌称赞“醒农合作社”:“大饼油条、两个铜板换一条;味道好,价钱小,真公道!”

  延续辉煌

  “醒农合作社”存在了20余年,在斗争岁月里一直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党组织直接为农民服务的有效载体。为了弘扬当年农民群众互助互利的合作精神,更好地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当地政府近年来修复了“醒农合作社”旧址,专门建立“醒农合作社”纪念馆和展览馆,与中共江浙区泰兴独支旧址合在一起。主展馆为100多平方米,现有实物展品90多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0件。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也在当地新办了农资、农产品超市,创办了新时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货真价实、方便群众、帮助农民”为宗旨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在服务“三农“、促进当地农民群众走上富裕道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时期,江苏供销合作社系统秉承红色风骨,发扬光大优良传统,深入挖掘和不断丰富醒家合作社文化内涵,繁荣供销合作社文化。把醒农合作社作为全省供销文化教育的阵地,充分运用独有的红色教育资源,感染、教育、激励供销职工弘扬“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克服当前困难,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在新农场建设、为家服务中的作用。

  新闻链接:“寻根” 江苏第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醒农合作社”

  2013年7月初,记者随同泰州市供销合作社纪检组组长何飞跃一行前往泰兴市古溪镇刁网村醒农路26号“寻根”江苏省第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醒农合作社”。

  “醒农合作社”是江苏省第一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合作社、供销社的前身,由中共江浙区委(上海)领导创办,成立于1928年2月15日。“醒农合作社”采取由党员和农民协会筹资、农民自愿入股的方式,经营农民生产、生活的日用必需品,成为当时农民群众互助自救的有效载体。“醒农合作社”为党和革命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特有的贡献。”

  1926年4月,中共江浙区委主要领导人之一沈毅通过刁子宽、刁九善等人在泰兴创办的农民学校,向农民进行“春荒借粮不交利息”的思想宣传。提出了“粮食是农民劳动的血汗成果,不能让地主霸占,白白饿死种粮食的!农民弟兄们团结起来,向地主借粮食不给利息”的口号。为了深入发动群众,进一步启发农民觉醒,沈毅把刁家村村名改为“醒农村”,创作了《醒农歌》供各农民夜校教唱,并组织贫苦农民对地主开展说理斗争,最终取得了春荒借粮斗争的胜利。在党的领导下,农民协会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在与地主恶霸斗争的同时,积极组织农民开展自助互救。1928年初,沈毅发动扬州、泰州、南通等地区的党员和农民协会筹集资金,并由党组织指派专人从姜堰组织了一批粮食,在醒农村创办了“醒农合作社”,同时发动当地农民自愿入股,共筹集资金1830元。

  当时,“醒农合作社”以“互助自救、一切为民”的宗旨,对所售商品明码标价,在农忙时还送货上门,对困难户进行赊欠购物,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当地农民群众特地编了一首歌称赞“醒农合作社”:“大饼油条,两个铜板换一条;味道好,价钱小,真公道!”

  “醒农合作社”存在了20余年,在斗争岁月里一直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同时也是党组织直接为农民服务的有效载体。为了弘扬当年农民群众互助互利的合作精神,更好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当地政府近年来修复了“醒农合作社”旧址,专门建立“醒农合作社”纪念馆和展览馆,与中共江浙区泰兴独支旧址合在一起。主展馆为100多平方米,现有实物展品90多件,其中国家二级文物10件。与此同时,供销合作社也在当地新办了农资、农产品超市,创办了新时期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以“货真价实、方便群众、帮助农民”为宗旨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在服务“三农”、促进当地农民群众走上富裕道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2年3月23日,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党组成员、纪检书记董文娟一行调研醒农合作社的历史、现状以及建设发展情况时指出:要秉承红色风骨,发扬光大优良传统,深入挖掘和不断丰富醒农合作社文化内涵,繁荣供销合作社文化。要把醒农合作社作为全省供销文化教育的阵地,充分运用独有的红色教育资源,感染、教育、激励供销职工弘扬“为农、诚信、创业、合作”的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克服当前困难,充分发挥供销社在新农村建设、为农服务中的作用;要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扩大醒农合作社的社会影响,同时要推动、协调醒农合作社纪念馆建设,把醒农合作社建设成为全国供销系统有影响的供销文化基地和红色教育基地,为进一步加强供销合作社文化建设,促进供销合作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任智超)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