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供销合作社是一家“一社两体”运作,农工贸产业多元发展的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有职工3600多人,成员企业30家,其中,全资5家,控股12家,参股1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5家。
萧山区社除了承担着全区农资储备、防汛抢险救灾物资储备、机柴油保障供应、应急药品战略储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社有资产管理、农产品流通、农民素质培训等政府职能外,还积极推进商贸服务、酒店旅游、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与进出口、市场与物流、电子商务、文创经济等十大产业板块多元发展。
近年来,区社不断深化改革发展,现代流通网络覆盖面迅速扩大,为农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功能日益凸显,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力不断增强。2013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收入56.8亿元,利润5906万元,综合效益8893万元。今年上半年,销售、利润和综合经济效益均保持增长,经济运行正朝着平稳健康的良好态势发展。
目前,萧山区社已连续多年蝉联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特等奖和先进集体,荣列浙江省10强县级社。所属的浙江万丰集团自2008年起连续7年荣膺全国服务业500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百强、浙江省服务业重点企业、浙江省服务业百强和萧山区百强企业,被萧山区委、区政府授予服务业发展先进企业。
图为萧山区供销合作社建设的临浦农贸市场。
近年以来,萧山区供销合作社坚持一手抓为农服务,一手抓经济发展,较好地实现为农服务和社有经济相互促进、联动发展。此外,区社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生存发展的根基,以基层供销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等为主抓手,不断深化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建设,创新服务手段,拓展服务领域,使供销合作社经营性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公益性服务作用不断体现。
加强专业生产合作,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近年来,区社把加强专业生产合作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突出任务来抓,抓出明显成效。一是量质并举发展专业合作社,推进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围绕萧山五大农业产业,立足当地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领办了有示范带动力的农民专业合作社68家。今年萧山区率先组建了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把全区38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打破单个合作社在市场开拓、资金借贷等方面的局限,较好发挥系统的整体合力。二是搭建综合经营服务平台,加强农业专业化服务。区社按照农业生产专业化、农村服务社会化、农民需求多样化的要求,培育了融生产生活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社10家,改造了26家有供销特色的经营服务综合体,新建了4家为农服务中心,提升了从农资供应到农业技术指导、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教育培训等“田保姆”服务的庄稼医院17家。形成集商品经营、产业发展、网络建设、涉农服务和带动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于一体的综合平台,主动承接相关涉农部门在基层的服务,把农业专业化服务融入各项经营服务活动之中。
图为萧山区供销合作社领办的萧山供销钱塘水产养殖合作社。该合作社白对虾供应量占全区的四分之,带动养殖户2000多户。
搞活供销合作,完善现代流通体系。一是创新构建产加销一条龙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近年来,萧山供销合作社一方面支持和鼓励系统农产品加工企业提高农产品收购加工和流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农产品直通车进社区、进超市、办市场及在农贸市场设专柜等途径,重点依托万禾农产品公司、钱江蔬菜公司、萧山东部水果市场、临浦农贸市场、北干社区生鲜便民服务店和农产品经纪人协会等平台,与区内外3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千家万户农民对接,推动农基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批对接、农居对接等多种形式的产销衔接,建立从生产、加工到销售的一体化产业链条,构建“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消费者”产加销一条龙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创新从菜园子到菜篮子、从基地到超市的直供模式,搞活农产品流通,助农增收,便民惠民。去年农产品销售达5.5亿元。二是创新构建现代连锁经营流通体系。大力实施“小超市、大连锁”和区域集中发展的经营战略,通过利用供销合作社存量资产或合股经营等形式,构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以农资、医药、石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等经营服务网络为基本支撑的现代流通体系,形成了区有农资、医药等配送中心、再生资源集散加工中心,乡镇有中心超市、直营店和批发市场、村有连锁便民店的供销合作社区域流通网络格局,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到哪里,供销合作社的网点就跟到哪里,把供销合作社的业务范围从传统的供、销领域拓展到社会服务领域,越来越多农民感受到了供销合作社服务的便利和实惠。截至目前,区社的农资配送店、医药连锁店、加油站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便利店、日用消费品超市等区内连锁和加盟网点达1000多个,终端配送点超过1万个
探索信用合作,创新为农融资服务平台。萧山区社建立了合作基金、农民经纪人培训基金、农民专业合作社奖励基金等为农服务专项基金,专款专用,在加快发展经济、加速壮大自身实力的同时,不断增强反哺为农、支农扶农惠农力度。每年从为农服务专项资金中拿出100万元奖励系统为农服务项目。同时,利用系统雄厚的资金实力,搭建专业合作社融资支持平台,为系统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解决生产和收购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并给予资金保证与利率倾斜,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在此基础上,区社目前正在萧山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内部组建萧山万丰农村资金互助会,建立以供销合作社为主、以农民合作社为基础,吸纳社有企业、农民社员等参与的信用合作互助组织。并计划用5年时间,组建从注册资本1000万元增资扩股到2个亿的融资互助服务平台,为全区合作社开展资金互助提供支持和帮助。
图为萧山区供销合作社依托开展的农资春耕服务月活动向农民发放新品种化肥和科技资料。
为进一步提升社有经济发展活力,增强自身综合实力。萧山区社紧紧依靠改革创新、项目投资和强化管理“三管齐下”,大力推进社有经济“强企工程”,培育商贸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确保企业稳健发展。去年萧山区社石油、医药、农资等商贸流通主业收入占系统经济总量的80%以上,成为区社经济的支柱产业。
一是改革创新驱动发展。针对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区社通过全面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制约发展的瓶颈,剖析发展难题,理清发展思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企业发展活力。去年,区社重点推进了九州进出口公司的股权结构调整、对半岛凯豪酒店经营模式大胆改革,激发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受到干部职工的一致好评。今年,区社将紧紧围绕“深化社有企业改革,提升为农服务能力,努力推动供销合作事业创新发展”这条主线,并以列入浙江省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为契机,以“改革创新年”为载体,逐步推进为农服务、企业股权、体制机制、商业模式创新、预算目标管理等六项改革,努力实现重点改革新突破和改革红利最大化,助推企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推进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项目投资拉动发展。萧山区社坚持理性投资、科学决策重大项目。坚决落实重点项目领导联系制和工作责任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操作,打造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其中,临浦防汛物资储备中心有望在今年10月份主体工程结顶,明年4月份交付使用;北干万丰大厦和临浦供销商储中心正在顺利施工。近2年来,区社共完成基建投资3亿元,资产租赁收入同比增长6.8%。目前,临浦防汛物资储备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达7亿元。新街商业商务项目和衙前商住综合体项目正在规划论证、土地收储等。萧山东部水果市场迁建项目已纳入瓜沥小城镇建设“新三年行动计划”,并列入瓜沥镇政府2014年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目前,全系统呈现出资产开发不断推进、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产质量不断提高、资产效益不断增长的良好态势,为供销合作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是强化管理推动发展。区社始终把弘扬“诚信经营、诚恳服务、精明管理、正气责任”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强基固本的基础管理工程来抓,重抓制度建设与执行力,注重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构建智慧管理体系。特别是去年以来,扎实开展清应收款、清出租资产“两清”专项行动。通过企业自查和工作组督查,认真查找问题,挖掘管理漏洞,挖潜增效。短短3个月时间收回应收款4629万元,清理闲置房屋1.6万平方米、闲置土地2.9万平方米。千方百计节支增效。同时,区社还从自身做起,积极推行厉行节约,严格控制业务费用,在管理成本刚性增长、销售收入稳健递增的情况下,各项管理费用连续3年明显下降。此外,区社还以 “讲党性原则、讲诚信经营、讲创新发展”“三讲”教育为统领,以虚促实。在区社的大力推动下,全区供销合作社系统正在朝着努力实现在全省乃至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诚信经营第一、创新发展第一、创业环境第一”的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任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