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于建国初期,是为农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沟通城乡市场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无论是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市场经济的今天,供销合作社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合肥市供销社主要职责是指导全市基层供销社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指导全市供销社体制改革,改善经营管理;负责管理、运营本级社有资产,确保保值增值,对直属单位行使出资人的职能。目前全系统参控股企业有:合肥供销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合肥银山棉麻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博发土产日杂公司、合肥添百福商贸有限公司、合肥恒丰房地产有限公司、合肥恒汇投资发展公司、合肥供销兴隆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肥城矿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合肥市应急物资储备有限公司等10余家,以及果茶公司、物回公司、安徽农资分公司、租赁拍卖公司、润田农资公司等5家老体企业。负责指导巢湖市供销社以及肥西、肥东、长丰、庐江四县供销社和包河区供销社业务工作。主营业务包括棉花收购经营、农资生产供应、农村日用品连锁、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烟花爆竹、投融资等。
合肥市供销合作社每年回收秸秆上万吨,受到广大农民和当地政府一致好评。
2013年以来,合肥市供销社着力打造“惠农、投融资、再生资源”三大板块,积极探索服务城乡统筹发展和深化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有效途径,各项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经济效益平稳提升。2013年全系统实现销售额133.05亿元,同比增长43.38%;实现利润1.67亿元,同比增长43.90%。在2013年度全省供销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评比中,合肥市供销社首次荣获全省第一名的好成绩。
二是系统规模不断扩大。共建日用消费品、农资供应等连锁网点2000多个;重建或新建基层供销社28个;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近200个;兴建农村综合服务社1169个;扶持创建各类行业(专业)协会、联合会43个;创办庄稼医院65个。共带动农户4万户,年均助农增收上亿元。新增销售额超亿元商贸流通企业3个,建成镇级和村级农资连锁直营店150多家,形成了供销社新的经营服务窗口和为农服务平台。
图为合肥市供销合作社的“农资直营放心店”。
三是实现了创新发展。相继推出《合肥供销集团投资企业绩效考核办法》、《合肥市社投融资类全资企业财务指标及奖惩办法》、《合肥市供销社社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新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实现了制度创新;对资产、资金、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按照“监管分离、管办分离”的原则,组建了合肥供销集团,成立了资产运营公司,实现了管理创新;解决了铜陵路恒丰商场原承租方提前解租和重新招租问题、农资公司拆迁安置、恒丰房产物业纠纷等历史遗留问题,实现了环境创新;积极开拓市场,发展新业务,银山公司整体收购芜湖皖美家纺公司、合肥供销集团收购巢湖兴隆肥业股权成立 “合肥供销兴隆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实现了业务创新。
四是为农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深化。大力发展“三社一会”建设,完成市级“新网工程”200万资金预算项目工作,完成5个省级“新网工程”项目和2个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示范项目的审核申报。
2014年,市供销社以“改造自我,服务农民”为宗旨,以总社成立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的重要批示以及汪洋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积极争取全省供销社系统改革试点,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适应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需要的组织体系和服务机制,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打造2-3个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扶持2-3家企业上市,做成2-3个有影响力的项目,努力成为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
合肥市供销合作社的社属企业银山棉麻公司。目前该企业是国内造币用棉浆粕主要供应商。
为全面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意见》,以及《关于进一步加强“三社一会”建设的意见》文件精神,通过“以钱养事”、“以奖代补”等方式,整合多方资源,加快“三社一会”、“新网工程”建设步伐,同时与效能考核相结合,年初拿出具体量化指标,年终进行跟踪考核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推动添百福商贸、庐江鑫隆、巢湖四树3大超市重组整合,加快在全市重点乡镇建立示范连锁超市,提升“新网工程”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市社还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一是大力扶持并尽快实现银山棉麻公司三板上市。拓展棉浆粕和棉胎两大主业业务。拟新建银山公司总部,解决银山棉麻公司总部产权不明晰、研发无场所问题,为上市做好准备工作。二是进一步拓展兴隆肥业公司为农服务渠道。在现有“农资直营放心店”以及“秸秆换化肥”业务基础上,力争在资源综合利用、新型能源开发等方面取得进展,为实现三板上市目标夯实基础。三是运作好巢湖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吸纳和集聚全市合作社的“名优特农产品”,通过网上网络交易平台,逐步引领农民专业合作社进入电子商务时代,进一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此外,市社还着力突出打造“三大板块”。首先,着力打造惠农板块。以兴隆肥业公司为平台,继续在全市开展“农资直营放心店”布点工作,计划年底前建成镇级、村级农资连锁直营店200家。同时在今年“秸秆换化肥”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改进设备,真正实现循环利用,变废为宝,为明年合肥秸秆禁烧工作再立新功;推进农资物流园项目建设,初步意向与上海中迪物流公司合作,在火车货运站附近征地140亩,投资1亿元左右建设农资物流园项目,彰显供销社在农资供应市场中的主渠道作用;拟收购安徽龙王井茶叶公司35%股权,打造龙头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
其次,着力打造投融资板块。依托恒汇投资公司,借助国家对农村金融大力扶持的政策,积极探索进入农村互助合作金融领域。在开展调研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县(市)、区搭建农村互助合作金融平台;以资产运营公司为平台,把相关企业、资产、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开展内部融资、内部结算、内部担保和租赁等业务,确保社有资产保值增值;拟收购南海小贷公司,开展小微企业投融资业务,提升经济效益。
最后,着力打造再生资源板块。编制出台《合肥市再生资源回收站场设施专项规划》,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支持全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的意见》,为促进全市再生资源发展提供政策支持;重点抓好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继续开展全市再生资源市场清理整顿,重点指导包河区市场整顿工作;以新注册成立的合肥城矿供销再生资源有限公司为抓手,通过招商、合作等形式,逐步开展废旧电池、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废旧汽车等回收业务,重新打造供销社自己的龙头回收公司。
(责任编辑:任智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