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供销合作社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4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负重自强求生存 改革创新谋发展

  历史回溯

  以“为农供销,实业强社”为发展理念,重庆市巴南区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从曲折到突破的发展历程。

  1999年,巴南区供销合作社全系统亏损高达近千万元,绝大多数企业已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边缘,人心涣散,整个系统已到了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2000年,巴南区社在全系统内开展了“伤筋动骨”的产权制度改革,由此开启了巴南区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漫长征程。2002年下半年,在完成多数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又以发展“两社两化”为切入点,加快为农事业的发展,巴南区供销合作社系统由此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巴南区供销合作社不但保全了改制前的9个基层供销合作社和8个直属公司。到2013年底,全系统拥有各类房产近11万平方米,各类经营网点1500个,资产总额近1.5亿元,年获利在300万元以上。

  组织发展

  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助民增收。巴南区供销合作社先后领办或参办了蔬菜、粮油、生猪、花卉苗木等具有巴南特色的专业合作社、新型股份合作社156个,农民入合率达到近50%,实现了合作经济组织村级阵地全覆盖。2009年,巴南区社成立了巴南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采取“政府引导、部门协调、龙头企业运作、股份合作社参与”的运作模式,打造了全市首个现代农业合作经济产业园,对天星寺镇15个社的1.25万亩土地进行了土地经营权流转,相继成立了亘融畜牧养殖等14个专业合作社或股份合作社,实现了土地集约化经营。

重庆市巴南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成立大会

  产业园实施的“10万头生态肉牛养加销全产业链”项目,整合了内蒙古多伦县的生态肉牛繁养基地资源和重庆丰都、云阳两县的育肥基地资源,形成了以快餐作坊、火锅作坊、牛肉预制品社区超市、社区配送体系等为主要内容,以“同城千店”社区服务体系为桥载体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产业一体化的城乡互动,并构建了食品检测与追溯体系,保证产品质量与安全。注册了财强牌榨菜、永一牌生姜、石马山莲藕、琢玉有机大米、牧牛源牛肉等商标。由鱼洞供销供销合作社参股的世雄股份合作社所产蔬菜,与永辉超市建立了长期的订合同和保护价格,2013年销售总额达1500万元,带动近500户农民实现增收近百万元。

  网络发展

  以“新网工程”为载体,积极推进农产品现代流通、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烟花爆竹及日用品连锁经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四大网络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了“区有配送中心、镇街有超市、村有便利店、社有服务专柜”的四级流通网络体系。全区共建立烟花爆竹经营网点750个,农资放心店250个,再生资源“七统一,一规范”网点120个。

  区供销合作社以巴南区农资储备(配送)中心为基础,采取“淡储旺供”的办法,切实加强农资货源渠道的审查,确保农资渠道安全。常年供应化肥在2.5万吨左右,价格低于市场价10%,约占全区农资市场份额的80%,在全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并通过开展送货上门、邀请专家免费授课、举办农技培训班、发放宣传资料、免费为庄稼治病等服务,一方面实实在在地让利于农、便利于农,另一方面供销合作社形象逐年得以提升,先前流失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步收复。

  社企发展

合作经济产业园建设签约仪式

  做大做强社有企业让农民放心。通过加大与所属企业、民营企业、专业大户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做大社有企业;通过资产放大再利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做强社有企业,不断提升供销合作社为农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添信于民。巴南区供销合作社续5年荣获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业绩考核一等奖,连续2年荣获特等奖。2012年,所属接龙供销合作社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

(责任编辑:任智超 实习编辑:白京京)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