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县供销社成立于1952年4月,60多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历史的低谷到赶超跨越,从资不抵债到资产过亿的曲折发展历程。计划经济时期为搞活城乡流通,保障市场供给,繁荣农村经济,培育农业支柱产业,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83年上缴财政税收648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65%。改革开放以来,祥云县供销社面对汇总亏损,资不抵债的严峻形势,供销社广大干部职工不等、不靠、不要,在改革中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在服务中发展,经历了从体制改革求生存,到服务“三农”快发展的转变,彻底扭转了线断、网破、人散、形象差的被动局面。走出了一条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增活力,以开放增动力,以合作增实力的发展路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祥云供销·龙翔商品交易中心(佳和广场)原貌
回顾祥云县供销社改革发展“二次创业”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4年。1992年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搞活供销社的若干规定》,祥云县供销社实施了“官办”改 “民办”、“全民”改“集体”、恢复 “三性”(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和“四放开”(经营放开、价格放开、分配放开、用工放开)等多种形式的改革。通过改革,建立了多渠道、少环节的农村商业流通体制和干部聘用制、全员劳动合同制的劳动用工制度。
第二阶段:1995年至2001年。1祥云县人民政府批转《县供销社关于供销社企业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祥云县供销社推行了以“三改、一加强”(改组、改制、改造、加强管理)为主的转机建制改革。建立了以承包租赁经营为主的“竞争上岗、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竞争上岗经营机制。
第三阶段:2002年至2009年。祥云县供销社实施了 “一彻底、两终止”(彻底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终止原企业所有制性质,终止原企业干部职工身份)的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改革扭转长期亏损的局面。
第四阶段:2009年至今,祥云县供销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合作制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经营创新、组织创新、服务创新,构建了运转高效、功能完备、城乡并举、工贸并重的农村现代经营服务新体系,成为了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专业合作的带动力量,开创了祥云供销合作事业新局面。
改革前,全县供销系统有独立核算企业18个。干部职工1100人。2004年,通过资产评估和清产核资,全系统资不抵债1679.4万元。1994年至2004年全系统汇总出现连续11年亏损,累计亏损达1260.8万元。对此,全系统干部职工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通过改革,一次性分流安置职工579人,支付各种安置费1744.78万元,偿还各种债务4137万元,全县供销系统自筹资金安置职工偿还债务共计支付6232.18万元。目前,全系统均已还清了各种债务,走出了历史的低谷,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通过改革增强了祥云供销“二次创业”的动力。
近年来,祥云县供销合作社,以“开放办社、改革活社、龙头强社、网络联社、服务兴社、和谐立社”为目标,以“新网工程”、“乡村流通工程”为载体 ,按照“四进村、五个有”的目标,大力发展“两社一会”。一是县供销社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设立“四股、一室、一中心”即财会审计股,业务统计股,合作指导股,纪检监察安全股,办公室,社有资产管理中心。二是改制重组了云南驿、下庄等8个基层供销社;三是组建了祥云供销华源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等6个有限责任公司;四是供销加盟企业达5个。五是成立了祥云民通供销集团公司;六是成立了祥云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在全州实现了“四个率先”的目标,一是率先依法注册了祥云供销华源社有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二是率先成立了佳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三是率先组建了民通供销集团公司。四是率先成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
祥云供销·龙翔商品交易中心(佳和广场)开盘
2014年1-6月实现经营总额87684万元,同比增长27.1%;销售化肥19940吨,农副产品购进3.63亿元,同比增长57%;汇总利润实现1047万元,同比增长5.22%;上缴各种税费475万元,同比增长27%。2006年至2013年,连续8年荣获大理州供销社综合业绩考评特等奖;2008年荣获县人民政府责任目标考评一等奖;2011年,祥云县委、县人民政府机关效能建设综合考评109.306分,被授予“效能政府建设优秀单位”;2011年3月,荣获省人民政府综合业绩突出贡献奖;2012年2月,荣获中共祥云县委、祥云县人民政府招商引资工作先进集体奖;2012年4月,荣获省供销社发展“两社一会”先进集体奖。2012年7月荣获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表彰。
农资配送一角
祥云县供销合作社,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发展大商贸、服务大农业”的总体要求,认真实施新网工程、乡村流通工程,截止2013年底,组建县级配送中心4个(农资配送中心、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烟花爆竹配送中心,农产品购销服务中心),乡级配送中心5个,农村综合服务社(便民超市)271个,服务网点达755个,组建庄稼医院7个,协会5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631个,注册资本金8.37亿余元,从业人员达12200人带动农户11万余户。农村综合服务社(便民超市)覆盖了全县136个行政村,基本形成了以县级配送为龙头,以乡镇骨干为中心,以村级服务为终端的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2014年上半年,全系统持股企业资产总额达14092万元,社有资产达5381万元。
祥云县供销社农资配送中心
祥云县供销社,发扬“扁担担责任,背箩送服务”的供销精神,牢固树立“抓合作社建设立社,抓社有企业发展强社”发展理念,按照“开放办社、培植龙头、打造网络、提质增效、强化服务、助农增收”的总体思路,在深化改革中破解历史遗留问题,在“二次创业”中树立赶超跨越的新形象,全系统呈现出了五大转变:一是由低迷滞后向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转变,二是由消极等待和得过且过向服务“三农”助农增收转变,三是由“线断网破人散”向构建农村新型流通服务体系转变,四是由矛盾多困难大形象差的消极状态向团结干事廉洁务实重树形象的高效团队转变,五是由汇总亏损向扭亏增盈提质增效跨越发展转变。
野生菌加工
实现了五个新突破:一是在推进基层供销社改革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上实现了新突破,二是在推进社有企业改制打造龙头企业上实现了新突破,三是在发展“两社一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实现了新突破,四是在实施“乡村流通工程”培养流通专业人才上实现了新突破,五是在创新经营机制建立乡村新型流通业态上实现了新突破。
肉牛养殖
目前,祥云县供销社,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重大项目快速推进,社有资产提质增效,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流通网络全面覆盖,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经营总额不断攀升,服务质量明显提高,跨入了全州、全省乃至全国供销系统的先进行列,实现了“强供销社基础、树供销社形象、助农民增收、为政府分忧”的目标。
(责任编辑:任智超 实习编辑:白京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