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工作第二次会议在长治市召开。山西省副省长胡苏平到会并讲话,对“新网工程”建设工作给与了充分肯定,号召大家树立高度的事业心和自信心,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锐意创新、真抓实干,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胡苏平讲话主要内容如下:
一、全力打造农村现代流通的畅通工程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科学概括了当前全国农村改革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了已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鲜明特征,是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实现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生产,而合作经济组织既是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的主要载体,又是各种农副产品销售流通的主要平台,随着市场经济在农业资源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合作经济组织地位也显得更为重要。尤其在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影响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流通促进生产的功能不能忽视,流通带动增收的作用不能低估。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要支持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生产经营服务,这为以搞活城乡流通为主业、以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己任的供销合作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必须站在统筹城乡发展的高度,用新思路、新理念破解新农村建设的新课题,整合农村流通资源,降低农村流通成本,提高农村流通效能,将“新网工程”真正打造成为承载农村流通中物流与商流渠道的“畅通”工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助推器。
二、全力打造助农增收的强农惠农工程
去年省政府在阳泉召开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现场会以来,以“新网工程”为核心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年来,在全省各地农村,最闪光的是便民店,最热闹的是供销合作社,“新网工程”在硬件上实现了由点到面的扩张,由店到链的转型,在软件上实现了由单一到综合的转变,由经营到服务的转折。正是“新网工程”的建设与实施,把超市办进了乡村,把现代流通服务延伸到农户,使农民不仅在家门口享受到了舒心的服务,而且确实在生产生活的双向物流中感受了便捷,得到了实惠,极大地改善了农村消费环境和农民的消费质量。基于合作制基础上的“新网工程”,其核心是服务,重点是便民,关键是双向。这是“新网工程”受到政府倚重、农民欢迎的价值所在。各级供销合作社要以大力推进“新网工程”建设为当前的首要任务,进一步增强搞好“新网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责任性,进一步加大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力度、广度和深度,集中精力,创新思路,把“新网工程”建设成净化农村市场、帮助农民增收的强农惠农工程。
(一)以服务为核心,切实抓好网络网点建设。流通网络是“新网工程”建设的重要形式。抓好流通网络建设重要的是抓好基层经营网点建设。要把基层经营网点建设与基层社改革密切结合起来。以基层网点建设促进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以基层供销合作社改革强化经营网络建设。要坚持“小超市、大连锁”和“小网点、大网络”的发展思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整合资源,有效实施。通过遍布农村市场的基层经营网点,极大地提高农村资源网络的利用率,有效解决农产品的出售难问题;把优质的日用工业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送到农民手中,把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组织起来,让农民既买好又卖好。要把基层经营网点建设与发展综合服务组织结合起来。把农民需要的信息、技术、运输、包装、通讯等多项服务,有效地融入基层网点的经营中,把服务做活,把服务做实,把服务做到农民的心坎上。农民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在乡及村建立集销售、各项代理、中介等经营业务于一体的乡镇综合服务社和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农民进行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要用实质实价开店,用实心实意服务,逐步形成以现代流通服务为支撑、经营性服务为主体、公益性服务相配套的新农村综合服务体系。
(二)以网络为载体,加快形成双向流通体系。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的关键就是要让农民富裕起来,让农村富强起来,让农业活起来。在“新网工程”建设中大力推进的“双向流通”,是适应农民既作为生产者又作为消费者的双重需要,也是满足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双向流通的重点和难点是解决农副产品进城入市难和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程度低的问题。凭借多年来形成的流通渠道、农资供应方式、市场信息和一大批熟悉农村、熟悉市场的专业人才,供销合作社要善于挖掘潜力,整合资源,培育扶持、引领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农民经纪人协会、农村综合服务社等合作经济组织,为实现“双向流通”搭建起平台。供销合作社要把农村最有价值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农民最需要的产业融合起来,把农业发展中最活跃的力量联合起来,使“新网工程”建设链条中的各个体系、各个环节,成为农村信息、科技、文化、仓储、运输、培训等产业服务的平台,产品购销的平台,交流互通的平台,加大社会化服务的平台,真正成为引领农业产业化、帮助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平台。因此,要把“新网工程”建设与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结合起来,形成名、优、特农产品进入“新网工程”的绿色通道;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积极探索生产与销售各种便民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求。
(三)以龙头企业为引领,提高网络建设带动力和影响力。建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说到底是现代流通企业的有效集合,是以企业为主体的市场化运作行为。实践充分证明,哪里的龙头企业打造得好,有活力、有核心竞争力、有龙头带动力,哪里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就呈现建设快、质量好的势头。要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要坚持市场取向,通过改革创新,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省直龙头企业或区域龙头企业。要着力塑造企业品牌,把企业经营战略与企业品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造一批在农民群众中有凝聚力、在流通行业中有影响力、有一定产业带动力、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龙头企业;要努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切实加强龙头企业的基础建设,广泛引入现代营销技术,发展电子商务,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同时还要注意打造企业文化和团队精神,用合作社特有的价值观念和宗旨精神增进共识、凝聚人心、汇聚力量。通过“新网工程”,要有效解决生产与销售的对接、企业和网点的对接,以稳定的销售机制,不仅让价格最低、质量最优、服务最好的日用消费品和农资商品源源不断地送到基层网点,而且让优质、特色、健康、安全的农产品从省内市场卖到全国市场,卖出档次、卖出品牌、卖出好价钱,切实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通过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形成一张覆盖全省乃至全国的农产品购销网络,影响、带动和促成一批大型零售企业集团进军农村市场。要大力培育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供销合作社联合合作优势,用现代资本运作方式、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加强供销合作社之间纵向或横向的联合,推动社有企业联合、产权重组,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使“新网工程”链条上的龙头企业成为供销合作社发展的“火车头”。
(四)以提升水平为重点,确保网络持续良性运行。实践证明,“新网工程”是发展现代农业、真正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和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当前,要进一步提升“新网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内在质量和水平,确保其持续良性运行。要以“五网联动”为核心。这就是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农资现代营销网络、农副产品购销网络、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网络,基本涵盖了农村流通的主要内容,这就是政府关注、农村发展、农民需要的“新网工程”。供销合作社必须紧贴“三农”紧跟市场,着力推进“五网联动”,不断提升“新网工程”流通效能,在整合和配置发展现代流通物流业中,逐步增强对农村市场的辐射力和带动力,以流通现代化进一步促进农业现代化。做好提升要着力构建物流配送体系。推进“新网工程”建设,必须有一定规模、有较强运作能力的物流企业做支撑,没有物流就无所谓终端,没有终端就无所谓网络,只有物流和终端相得益彰的网络才具有生命力和活力。因此,要结合各地农村流通网点布局和商品配送半径,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把产权多元化和市场化运作作为物流中心建设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提升“新网工程”建设中网络建设、物流配送、市场培育、人才培养等要素水平,逐步实现中心配送、网络管理、辐射乡村、服务到户。做好提升要坚持合作制基础。坚持合作经济理念和合作制原则,在全省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和大布局中,科学规划发展半径,合理布局网络结构,协调理顺内外关系,有效整合各类资源。充分发挥合作经济组织优势,与农民建立合作共赢、利益共享机制。进一步增强政府对供销合作社的信任度和依托度,农民对供销合作社的满意度和依存度,使供销合作社在积极推进农村现代流通和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三、全力打造齐抓共管的政府推进工程
“新网工程”正在成为建设新农村、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抓手,成为发展农村现代流通、开拓农村市场的主渠道。“新网工程”建设的成效,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目前,全省有80多个县(市、区)专门出台文件支持“新网工程”建设;去年,省财政安排了1739万元专项资金,使102个配送中心、2286个农村便民店得到扶持;今年,省发改委安排了3785万元专项资金,使75个“新网工程”建设项目得到扶持,各市县政府共计有1.6亿元资金用于“新网工程”建设。这些支持,从整体上促进了“新网工程”建设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局面的形成,成为“新网工程”建设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时期,努力做好“新网工程”建设,更是事关“三农”工作全局,事关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社会进步和农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大事、实事和好事。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站在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支持“新网工程”建设,着力构建“新网工程”建设发展保障。
一要提高重视程度。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新网工程”建设列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中进行统筹规划,安排部署,让供销合作社在建设农村现代流通体系中挑起重担,做出成绩。各级政府要把重视“新网工程”建设和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保障农民持续增收结合起来,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结合起来,切实加强领导,制定政策,为“新网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环境。从一定意义上讲,政府的重视就是效益,就是服务。在对待“新网工程”建设上,要切实做到项目优先、资金优先、人才优先,切实做到政策到位、组织到位、管理到位,要把政府的重视转化为“新网工程”建设的动力,转化为农民的福祉,转化为新农村建设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要加大部门支持力度。“新网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推进。这种协调,体现的是党委、政府的决策和要求,体现的是部门的职能和效率。这种协调,会通过“新网工程”建设,直接受惠于“三农”,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让农业得到更大的扶持,让农村得到更快的发展。各级发改委、财政、国土、建设、交通、物价、工商、税务等部门要大力支持“新网工程”建设,通过建立政府领导、供销合作社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的“新网工程”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要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关于支持农村市场建设和流通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政策,为“新网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要共同规范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抓紧研究制定“新网工程”建设标准、入网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基地建设标准等,逐步形成适应市场发展、符合“三农”要求、有供销合作社特色的标准化支持体系。
三要增强主动作为意识。作为“新网工程”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实施者,各级供销合作社要始终坚持围绕大局,服务大局,主动作为,务求实效。当前,要积极为来年农业生产做好认真筹划准备。如何保证农资质优价低安全顺畅供应;如何搞好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产品供给;如何发挥合作社作用,推进农产品基地化、品牌化生产,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就是服务大局的着力点。各级供销合作社要以“新网工程”为载体,千方百计发挥主渠道作用。要着力抓好重要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确保骨干品种不脱销、不断档。严格执行国家化肥价格政策,自觉做到不乱涨价,要严把质量关,绝不允许假冒伪劣农资通过供销合作社渠道进入农业生产领域;进一步强化农资供应服务,加大农产品购销力度,努力丰富市场供应,促进农产品销售价格基本稳定;充分发挥流通对生产的重要导向作用,引导和促进广大农民深入开展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与供给。各级供销合作社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合作社的价值与文化、合作社的品牌与内涵、合作社的理念与精神广泛传播,让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更多地认识和了解供销合作社,使“新网工程”建设在政府重视、部门支持、供销合作社主动作为“三位一体”的推进环境中加快发展。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