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政府明确四个重点出台四项举措推进“新网工程”建设

作者: 来源:总社办公厅 发布时间:2009年01月07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近期,辽宁省大连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全市推进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的通知》(大政办发〔2008〕173号)文件,确定了未来5年全市推进“新网工程”建设的实施重点:

  一是加快完善农资连锁配送服务网络体系。利用系统网络和规模优势,以资本为纽带,通过改造、新建、收购、加盟相结合的方法,优化资源配置,建设市级配送中心、区市县的二级配送站和连锁经营网点,发展农资直营、加盟连锁店,打造农资连锁品牌。延伸服务范围,开展测土施肥,推广技物结合服务,实现化肥、农药、种子和农膜等农资供应与服务一体化。各区市县政府要逐步建立化肥和农药等重要农资商品的储备制度,有效调节市场供应。

  二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市场购销网络体系。加快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和改造,加速构建农产品销售平台。对现有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信息化、电子化改造,逐步成为功能健全、辐射力较强,服务管理规范化的区域性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提升市场的综合功能和龙头带动作用。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大力创建名牌农产品,通过举办展示会、交易会等方式,推荐大连市名牌农产品。创新农产品流通组织形式,加快成立和健全市、县级农民经纪人协会和农产品流通协会,组织农民经纪人开展农副产品购销,把全市优质农产品推向全省、全国和国际市场。

  三是着力构建日用消费品现代经营网络体系。以“千村百镇”市场工程建设为基础,以有优势的大型连锁超市经营企业为龙头和载体,着重围绕知名品牌,开展总代理、总经销的连锁经营,通过在中心城市、县(市)城发展配送中心,在乡镇发展超市,在村发展农家店,全面构建起县乡村三级连锁销售网络,依托各区市县的配送中心开展区域配送服务,有步骤地对村屯经营网点及村级综合服务社进行超市化改造。完善配送和采购的双向功能,在把质优价实、适宜中小城镇和农村消费水平的日用品送到农村市场的同时,把当地有特色的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送到市区,真正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尽快构建以区市县为主体、乡镇为骨干、村屯店为基础的新型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体系。

  四是积极建设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体系。整合和改造遍布各区市县的回收站,遵循“环保回收、清洁回收、文明回收”的原则,逐步建立统一规划管理、统一形象标识、统一资格认定、统一人员着装、统一计量器具、统一车辆运输等“六个统一”的废旧物资回收连锁经营模式,着力构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加强市级和区市县的再生资源回收交易市场的建设,整合社区和村屯的回收经营服务点,大力推进加工利用企业的联合与合作,以分购联销和代理制等形式开展规模经营,广泛开展对再生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积极组织发展再生资源行业协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全市循环经济全面健康发展。

  同时,大政办发〔2008〕173号文件还确定了在未来3-5年为推进“新网工程”建设所要实施的四项主要举措:

  一是发展和培育连锁经营龙头企业。注重培育和发展大型龙头企业,整合现有营销网络,鼓励相同业态或经营内容相近的出资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与业务重组,建立产权清晰的股份制核心企业,实现低成本连锁经营和跨地区发展。通过加盟连锁和自由连锁,培育和发展一批主业突出、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辐射面广、核心竞争力较强、乐于服务农村流通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

  二是新建和升级物流配送中心。充分挖掘现有物流设备潜力,指导有实力的龙头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自建配送中心。鼓励实力较强的出资企业以资产为纽带,吸收各类合作伙伴参股或加盟经营,借助社会各方面的物力和人力,联合组建配送中心,努力实现仓库立体化、装卸搬运机械化、商品配送电子化,提高对连锁经营企业商品统一采购和集中配货的比例。也可联合利用第三方物流配送体系,为连锁企业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率、专业化的配送服务,从而形成多层次的物流体系。

  三是加强和提升连锁经营管理水平。按照连锁经营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对连锁经营进行科学分工,建立合理的营销协作体系。积极探索连锁经营企业科学决策机制、内部监管机制和科学完善的管理制度,实行企业标识、进货、配送、价格、管理和服务“六统一”的规范运行管理模式。加强连锁经营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对连锁经营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实行全程电子网络化管理,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形成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四是培育和打造连锁经营品牌。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坚持把创建、推介、拓展和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放在突出位置。要对现有品牌进行整合,通过建立和完善企业诚信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商品质量管理、完善售后跟踪服务等举措,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扩大市场占有率。在严格品牌授权使用与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利用品牌发展特许经营,吸收加盟店参与,扩散品牌效应。支持龙头企业培育品牌,通过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宣传,扩大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