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超市实现大连锁
牛翠萍是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古韩镇石峪村的村民,2006年以前,她在村子的中间开了一家小门面房,卖一些农村的日用百货,每月有几百块钱的收入。村里人要买大件的用品,小店没有,都要大老远地跑到县城或者市里去,来来往往的,既费时间又不方便。
2006年,“新网工程”的建设在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铺开。长治市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实际出发,依托供销社原有的经营网络资源,发挥该市在山西全省率先实现“村村通”水泥(柏油)路的路网优势,全面布局“四网一平台”,全力推动“新网工程”的建设。襄垣县供销社从国家和省、市政府争取资金,同时采取引入市场机制,引进社会资金,鼓励能人领办、职工参办、部门联办、资源加盟等形式,开始了新建、扩建、改建农村便民店和农家超市的工作。像牛翠萍家这样的便民店改造,上级每个店补助6000元,这些钱用于为小店添置货架、制作招牌、装修门面、配置电脑等。供销社还免费为小店安装自选货架和招牌、免费帮助他们策划经营格局、陈列商品、免费办理售后服务等。而且,如果村里其他开小店的农民愿意,供销社还免费为他们办理特许的加盟业务手续,并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他们解决经营场地的通水、通电、工商、税务和卫生执照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加入“新网工程”后,店里需要什么商品,牛翠萍只需轻轻点一下鼠标,所需的货物很快就会由配送中心的专车送到,省去了他们夫妇进货的来往奔波之苦。
小超市靠着大连锁,小网点联起大网络。为了方便流通,襄垣县的农村便民店和农家超市大都建在“五边一村”,即国道边、省道边、乡村公路边、乡村街道边、旅游景区边、以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农村超市和便民店的建设实行“四统一”,即统一店牌标识、统一货架陈列、统一服务承诺、统一明码标价。除了农村必需的日用消费品,村子里的婚丧嫁娶等红白喜事,农家店也可以通过网络预约定货,所有的东西不用出门,就可以很便捷地送到,货真价实,价格实惠,方便可靠。
紧挨着牛翠萍家店铺的,是襄垣县供销社投资建设的农副产品购销商店,这里常年开门收购各种农副产品、中小药材等,不分量大量小、淡季旺季,来这里交易的农民还可以以物易物,实行等价交换,一张便民卡,可以在供销社系统开设的各类店铺中通用。收购上来的农副产品,有的直接送到了县里和市里的大型超市,有的进了供销社自己开办或者和投资者联合开办的各种小杂粮加工厂,确保农产品产得出、销得好、附加值高。
另外,他们还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搞活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入手,先后培育发展了226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万多个农户公司和5万多名农民经纪人,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户公司分赴全国各地,在大中城市开办农产品超市,开设地方特产专柜,鼓励农民经纪人在信息收集、营销咨询、产销衔接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了农业生产基地与市场的有效连接。
农资与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一条龙
申庄村是长治潞城市西北方向最远的一个村庄,距市区有20多公里,村民张爱国在村里经营着一家农资经销店。辛安村是潞城市东边最远的一个村庄,从城里到村子,也有十几公里的路程,村民文月在村子里也同样经营着一个农资商店。潞城市有13个乡镇,全市500人以上的村庄,像张爱国和文月这样的经营网点,共有80多个。
遍布全市的农资店,组成了一个密集的经营网络,网络的另一端,连着市里的农资配送中心。中心实行“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市场监督、统一服务承诺、统一建设标准、统一品牌标识”的六统一运作模式,上联厂商保货源,中联基层建网络,下连农户促销售,不断提升农资经营的信誉度,如果村里的农民需要,只需一个电话,所需要的各种肥料便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由农资店的工作人员送到田间地头。这种连锁式的经营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资料流通网络的配送能力和组织化程度,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杜绝了假冒伪劣商品,净化了农资市场,保证了农民的消费安全。
农资店还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根据每一块地里土壤养分的不同数据,结合专家经验,提出不同作物的施肥配方,解决当地农民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维护了他们的切身利益,也实现了农企双赢。
潞城市史回乡综合服务中心农资供应店和日用消费品供应店旁边,是农副产品收购和再生资源回收点。长治市是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市,在构建农副产品和再生资源的“上行网络”方面,供销社坚持以村里的回收点为基础,以再生资源市场为主体,以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为目的,在现有的农村超市和便民店普遍设置了再生资源回收专区,根据市场行情及时公布再生资源收购价格,同样不分量大量小、淡季旺季,常年收购废品,也可以用一张便民卡兑换其他的日用消费品。这里的再生资源集散市场集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储存、交易于一体。再生之源回收利用协会对从事废旧物资回收的从业人员实行统一规范。再生资源回收网点开展废旧物资分购联销业务,逐步形成了覆盖全市城乡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网络。
信息共享助推新网建设
电子信息服务网络平台连接着四大网络,发挥着整合资源、集聚信息的独特优势,以双向流通、信息共享为手段,供销社非常注重搭建信息网络平台,为农民提供便利的服务。配送中心和农村超市便民店通过网络实现信息沟通、商品配送、统计管理,特别是作为全省“供销通”的试点县,襄垣县依托中国移动无线通讯网络,在10个农村超市和便民店开展了“供销通”的试点工作,在农村超市和便民店安装了终端信息机,为农村超市和便民店提供了商品订购、商品销售、配送签收等商品物流信息服务。
市供销社还开办了4个信息网站,为广大农民提供农业科技、市场行情、分析预测、综合要闻、社务动态等方面的信息,达到了便民、利民、惠民的目的。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了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对接,既繁荣了市场,又实现了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目的。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503 京ICP备09054041号 | 提供信息请发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