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供销合作社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3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2014年6月20日,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重庆调研时指出,要发挥供销社系统完备、扎根农村的优势,为农民提供规模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服务。汪洋副总理的嘱托,正是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一直在探索与实践的重大课题。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国家试验区,为农服务是重庆探索的核心命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始终置身推动农业产业化和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为发展农业、富裕农民、改变农村进行系统的探索与实践。

  历史沿革:63年的供销风云

  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为“三农”服务的发展史。其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始终与重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同频共振。

重庆市供销社系统工作总结会

  对于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而言,1951年11月25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一天,重庆市合作总社召开第一次社员代表大会,从此开启了重庆市供销合作社蓬勃发展的历史篇章。

  1997年,重庆直辖。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又一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直辖前,市供销合作总社归属市商业口管理。1998年,重庆市政府渝办【1998】29号文件明确指出供销合作社是农民的经济合作组织,并将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划归农口管理,改由市政府直接领导。

  重庆直辖后,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先后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1997-1999年,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扭亏增赢;二是1999-2001年,产权制度改革在推进;三是2002年后,以“两社两化”、建设“新网工程”为中心,全面推进供销社二次创业。在此期间,重庆市供销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服务城乡一体化新格局为使命,重建供销社经营服务体系。

  蜕变之后,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清退了社员股金,清偿了银行债务,收回了抵押资产,成立了市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解决了财政亏损挂账,并组建了市总社企业集团。 

  为农服务:两通两转两推进

  集大城市和大农村为一体的重庆,承载着为全国统筹城乡探路的国家使命。重庆市供销合作社围紧紧绕这一发展大局,一手抓为农服务,一手抓社有企业发展,通过“两通两转两推进”,为农村提供系统的社会化服务。

  “两通”即农村流通和资金融通。在农村流通方面,重庆充分发挥市场的先导作用,全面构建农资、农副产品、日用消费品、再生资源、药品等连锁经营网络。为抓住农产品流通这个龙头,重庆积极构建农产品集中采购点、批发市场、区域配送中心和“绿优鲜”社区超市,通过合作社规模种植、农超对接、冻库冷链等,形成了“农户+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区县社企业+市属公司”的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改变了农产品购销模式,还起到调剂市场、保供稳价、利农惠民的作用。

  同时,重庆市供销合作社还推动企业从单纯的流通性企业向服务性企业转变,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仓储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业态,加快电子商务等技术在采购供应、物流配送、等各环节的推广应用,建立规范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和信息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流通信息化水平。积极探索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实现网上交易与实体店的相互补充、融合发展。

  截至2013年底,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各类经营性网点达到3万多个,覆盖全市80%以上乡镇和75%以上行政村。其中,建成农资经营网点9114个、庄稼医院451个、再生资源网点3464个、日用消费品网点4432个、药品485个、烟花爆竹经营网点13815个,2013年实现商品交易(批发)市场交易额117.91亿元,形成了“龙头企业+配送中心+经营网点”的流通网络体系。

  

  在资金融通上,重庆市供销合作社成立了重庆市农产品小额贷款公司,面向三农开展小额贷款和“三权抵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权和林权)融资,并积极探索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组建村镇银行。二是成立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担保公司和评估公司,组建农民互助基金,建立全市农民合作经济产业发展基金。三是筹建重庆农村合作金融投资公司,通过境内外融资、发行债券等方式,为农业项目融入优质资金,用资本的力量推进农业现代化。

  “两转”即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土地流转是由农民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参控股投资,引导农民把分散零碎的小块土地,以流转的形式出让给合作社进行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管理。重庆的土地流转模式为“一股二社三联合”,“一股”是以股份的形式将供销社与农民、农民合作社连接在一起,农民以土地入股、享受股权、参与分红;“二社”是抓好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股份合作社,恢复重建基层社;“三联合”是促进农民合作社、股份合作社之间的联合,组建联合社,使农民合作社抱团发展,引导农民合作社建基地、创品牌。

  在农村人口转移方面,农民把土地以股份的形式流转给合作社之后,既可放心进城务工,也可在合作社就近上班,将农民从传统的土地依附者转变为有保障的自主择业者。通过土地流转和人口转移,不仅避免了土地撂荒、农村空心化等问题,又促进了农业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还增加了农民股权红利等财产性收入。
  “两推进”即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农产品流通、资金融通,土地流转和人口转移,改变传统农业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以市场的手段推动城乡要素的交流与融合,从而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

  深化改革:变沉睡资产为生产力

  以深化改革为契机,重庆市供销合作社不断加强行业整合和企业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推动系统内外联合与合作,提高行业竞争力,增强为农服务实力。截至2013年,全市供销系统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各类协会(含学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160个,其中,市级协会9个,区县级协会151个。

  为改变“守摊子、吃租子”的状况,重庆市供销合作社一方面用市场化的办法盘活社有资产,在做大做强社有企业的同时,以资本、技术和网络的力量反哺农业,为农业生产注入新的生产要素,把沉睡的资产变成有效的资源和新的生产力;另一方面用市场化路径做好公益性项目,围绕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性难题,加强农村流通、科技、金融和信息服务等,提升农村服务规模化水平。同时,把财政拨付给供销社的助农资金变成为农服务的活资产,通过经营性手段,使之在农业重点项目中保值升值,使农民能够持续得利。

 

  社有企业是供销合作社实现为农服务的核心平台,重庆通过“一控二参三开放”做大社有企业,即以控股为核心,整合资源、重组资产,培育壮大社有企业;企业集团参股上、下游企业,提高农产品经营增值空间;加强与外资和民间资本合作,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引进资本、技术和管理,加快重庆特色效益农业发展。

  为此,重庆积极推进股权改革,通过收购小股东股权、整合资源和业务板块,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通过深化改革,全系统和直属企业呈现出稳健经营、快速发展的好势头。2013年,全系统实现销售总额523.6亿元,同比增长30.5%,农产品经营额372.5亿元,同比增长38.9%;资产总额164.5亿元,同比增长19.5%,超额完成市政府和全国总社下达的各项指标,从2012年起,首次并连续两年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年度综合业绩指标考核特等奖。

  发展方向:四大路径求解“三农”方程

  供销合作社作为一个“两栖”系统,既有公益职能,又有经营职能,是农村农产品流通和城市商贸流通的双重引领者。“两栖”之长,该社将从四个“触角”全面发力:

  第一、搞好农民股份合作社,这是农村改革的主线。供销社牢牢抓住这条主线,动用股份制原理,把农民“三块地”的产权明晰后,注入到股份合作社;第二,大力发展农村金融。积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既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又促进供销社的自身发展;第三,搞活农村流通。供销社“身”在城市,“脚”在农村,具有连接千家万户的先天优势,在农产品进城市、工业品下乡、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方面大显身手;第四,做好对外开放这篇文章。把国外农产品进口与中国市场结合起来,在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上形成完整的供应链,引领农村对内对外开放。

 

(责任编辑:任智超 实习编辑:白京京)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