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供销合作社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3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发展沿革

  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始创于1951年2月,初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合作事业管理处”,统一领导全省供销合作社、消费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工作,并开始在各地试办供销社。1954年3月改组为贵州省合作社联合社筹备委员会,同年7月召开贵州省合作社首届社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贵州省合作社联合总社,同年9月更名为贵州省供销合作社。

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全体代表合影

  此后,贵州省供销社经历了办社历史上的“三撤三复”:1958年4月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省供销社与省服务厅、省对外贸易局和中药材公司合并成立贵州省第二商业厅,随后又并入省商业厅。1962年4月贵州省供销社第一次恢复重建。1967年10月贵州省革命委员会将省供销社与省商业厅撤销,工作移交省革委会贸易办公室,省供销社所属五个专业公司也被撤销,另组成贵州省农副土产供销公司。1973年9月,贵州省委决定再次恢复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贵州成为全国最早恢复建社的省份。1983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决定将省供销社并入省商业厅,但此次合并只涉及省、地(市、州)两级机构,不涉及县、区级。1991年9月,省供销社第三次恢复,逐渐健全了从基层到省的供销合作社系统的管理体系,同时省人民政府明确,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是全省各级供销合作社的最高组织机构,承担政府赋予的城乡商品流通任务和一定管理职能,属正厅级单位。1995年《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出台后,按照政社分开的原则,各级供销社退出政府行政机构序列。

  2000年7月,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被列入参照试行国家公务员制度范围,经费由财政全额预算管理。至2003年,全省供销社系统二分之一以上的企业和基层社初步完成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改制。2007年7月,省供销社被纳入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范围。2009年,贵州开始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县级以上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列入各级政府“其他机构”类别单独设置,实行事业编制,参照公务员管理,所需经费全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  

  今朝风采


  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大楼

  在总社的年度综合业绩考核中,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排名由2007年的第27位上升到2013年的第14位。在贵州省委、省政府对省直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中连续四年荣获最高奖项,总体工作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2014年上半年,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按照“改造自我,服务农民”的要求,探索推进综合改革试点,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经济指标

  经济效益及购销总额增幅较大。2014年1-6月,贵州省供销合作社系统汇总盈利2.16亿元,同比增长30.14%;实现营业总收入51.54亿元,同比增长17.72%;累计完成商品购进总值98.45亿元,同比增长18.88%;商品销售总值105.23亿元,同比增长18.03%;财务状况有所改善。截至2014年6月底,全系统资产总额78.07亿元,同比上升15.99%;负债总额53.83亿元,同比上升12.82%;所有者权益24.24亿元,同比上升23.7%;资产负债率为68.95%,同比下降了1.94个百分点;消费品零售增速居全国前列。全系统消费品零售总额61.12亿元,同比增长49.01%,增速位居全国各省供销社前列,且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销售总额的58.08%,比重明显增加;总营业额继续稳定上升。1-6月全系统共实现总营业额138.06亿元,同比增长14.89%。

  (二)组织体系

  全系统现有省级联社1家,市(州)联社9个,县级联社84个,基层社947个,中专学校3所,县以上社属企业452户;。专业合作社3290个,入社社员16万人;行业协会255个,共有团体会员3471个、个人会员25245人;遍布城乡的经营服务网点近2万个,其中村级综合服务站16670个,覆盖了全省100%的乡镇和93%的行政村;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151个,年交易额57.25亿元;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405个,总面积38.66万亩。目前,省供销社机关内设12个处室,事业编制65名,现有9个直属企业、3个直接控参股公司、4个直属事业单位、7个主管协会。

  (三)网络建设

  深入推进为农服务经营网络建设。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以实施“新网工程”为抓手,加快构建经营服务网络,不断拓展为农服务领域,已建成村级综合服务站16670个、农村社区综合服务社225个、庄稼医院1126个,覆盖了全省100%的乡镇和93%的行政村,形成了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经营服务网络。各服务网点除经营传统的农资、烟花爆竹以外,还将服务拓展到家电、食品等综合性领域。近2万个经营服务网点为农村地区提供了近5万个就业岗位,直接助农增收超10亿元。

  实施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行动计划。自2013年起,省供销合作社联合开始实施基层供销社恢复重建计划,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省新建基层社1000个,至2015年底实现每个乡镇都对应一个基层社。同年,设立基层社发展基金,每年安排200万元,用于推动基层社恢复重建工作。目前,全省系统共有基层社947家,注册资本7.04亿元,对应了全省65.54%的乡镇。2014年上半年,完成了对系统基层社建设情况的摸底调研,并出台《省供销社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社建设工作意见》,明确了全省基层社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原则、目标和重点。 

  民族地区的村级综合服务站

  (四)为农服务

  发挥化肥流通市场主渠道作用。依托遍布全省乡村的1.6万个网点开展农资供应服务,加强农资工作调度,落实农资淡季储备政策,平抑市场价格,发挥农资主渠道作用。同时,新建庄稼医院697家,总数达到1126家,开展科学选肥和用肥等农业技术指导。2014年,由于全省正大力推进工业园区和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之退耕还林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工作深入开展,1-6月份,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累计销售化肥177.64万吨,同比略减0.77%;全省化学肥料库存达到40.26万吨,同比增加23.9%。

  创新发展农村金融服务组织。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参与农村金融探索试验始于1995年。近年来,随着国家金融政策的逐渐宽松,全系统稳步恢复发展社员股金服务业务。至2014年6月,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建成社员股金服务部43家、农民资金互助社20家、小额贷款公司8家、小额担保公司1家、资产投资公司2家。部份地方供销社还与当地社保部门和商业银行开展联合合作。各大国有商业银行也看中了供销合作社经营服务网络点多、面广,联系农民紧密的优势,主动联系开展合作业务。

  参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全系统通过各级评审认定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到64家,其中国家级1家、总社级13家、省级12家、省社级38家。推进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各级供销社因地制宜,采取整合利用闲置土地、多方筹资招商合作等方式,加大了农产品批发市场、季节性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建设力度。全系统各类商品(批发)交易市场达到151个,2013年完成市场交易额57.25亿元,切实解决了农产品的“买难卖难”问题,每年可为农户在流通环节形成增加值5亿元以上。

  大力推进基地建设。全系统现已建立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331个,总面积36.54万亩,逐渐形成了以茶叶、蔬菜、中药材、畜禽养殖、竹业等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为发展特色农业和订单农业,建设优质农产品基地,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在创建名优品牌方面,全省各级供销社创建的农产品品牌已有100多个,其中开阳富硒茶、“大方辣椒”等获得国内和省内知名品牌称号。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服务业务

  着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推动农民合作社发展。全系统已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社3290个,注册资金总额113.3亿元,入社社员159989人,带动农户439603人,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38.26亿元,助农增收12.5亿元。同事,行业协会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在逐步发挥。目前,全系统已登记的各类行业协会有255个,涉及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再生资源等多个领域,其中省级行业协会7个,市(州)级行业协会19个,各级协会资产总额达1.57亿,共有团体会员3313个,个人会员22399人,带动农户550694户。此外,贵州省供销社还召开了“都匀毛尖杯·全国手工制茶大赛”等规范行业协会的发展、注重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公益性社会服务功能的相关活动。此外,省级食药用菌、蜂产品协会已于2014年7月正式成立。

  在系统职业教育整合发展上,全省供销合作社社有直属中职学校3所,均是国家级重点中专;贵州省首批建设的示范性中职学校和全国供销合作系统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被贵州省政府列为“9+3”项目支持学校,其中省经济学校还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和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此外,还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发展各项产业,一是着力招商引资重点打造白酒行业龙头企业;二是大力发展茶产业;三是在贵州省委、省政府重点推进5个100工程建设工作中,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作为七个牵头部门之一,积极参与农业示范园区建设。

  (五)率先立法营造法制环境

  2012年9月27日,历时两年零两个月,经32次易稿,《贵州省促进供销合作社发展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2012年11月1日起施行。《条例》对供销社组织体系、社有资产管理、经营与服务、扶持与保障给予了明确规定,结束了该省供销社工作半个多世纪缺法可依的历史,营造了更加有利于供销社改革发展的法制和舆论环境。为此,省供销社被国务院普法办授予“七五”普法先进单位。

  (六)争取出台多个政策文件

  贵州省政府于2010年出台了贯彻国务院40号文件的黔府发9号文件,并以省政府名义召开有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参加的全省供销社工作会,成为全国较早出台贯彻文件的省份。目前,全省共有8个市(州)和5个县(市、区)政府出台了贯彻实施意见。全省各地供销社也都结合当地实际,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出台政策文件。

  (七)深化供销社改革试点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快供销社改革发展步伐,结合贵州省实际,贵州省供销社及时成立深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制定了《贵州省供销社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方法和步骤,确定了贵阳市修文县、遵义市余庆县、安顺市平坝县、黔东南州天柱县、黔南州福泉县、黔西南州贞丰县、六盘水市盘县、毕节市金沙县、铜仁市松桃县为各市(州)的综合改革试点县,试点工作迅速展开。

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历届社员代表大会

  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 1954年7月5日至9日,经贵州省委批准,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筹备委员会在贵阳召开了贵州省合作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了1952年以来全省供销、消费合作社的工作,讨论和决定了今后的工作方针和任务,通过了《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章程》。选举产生了贵州省供销社委员会、理事会、监事会委员出席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代表,正式成立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

  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 1963年9月4日至7日,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在贵阳召开全省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总结了从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以来的九年中,贵州省供销合作社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缺点错误,讨论通过了修改后的《贵州省供销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了贵州省供销社委员会、理事会、监事会委员和出席全国供销合作社第二届社员代表大会代表。

  此后,贵州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经历数次撤销和恢复,没有召开过全省性的社员代表大会。

  (责任编辑:任智超 实习编辑:白京京)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