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阳县供销合作社

作者: 来源:中国供销合作网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04日  字体: 缩小 增大 繁体
 

     改造自我创新路 强身健体谋发展

  基本情况

  昔阳县供销合作社,创建于50年代,经过近五十多年时间的艰苦创业,奋力拼搏,组织体系不断完善,资产实力十分雄厚。目前,拥有县级直属企业7个,基层供销社20个,共有干部职工840名。总资产4168万元。2014年上半年,全县实行商品销售额3084万元,上缴税费116万元。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在省、市供销社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深化改革,强身健体,改造自我,创新发展。以推进新农村建设,壮大供销社发展基础,增强为“三农”服务功能为重点,把守阵地,盘活资产,倾力打造全新的供销合作社。经过十多年时间的艰苦打拼,创新路、谋发展,对县级企业的营业场所、营业网点进行了全新的改造,基层供销社建设和改造农村便民连锁店(便民超市)360个,建成农资配送中心1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1个,农产品综合交易市场1个,改造并建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大寨宾馆,乐平大众淋浴惠农服务设施。夯实了发展基础,增强了企业实力,树立了新的供销社形象。

  创新服务

  在县级企业营业网点改造基本完成的同时,我们及时把“新网工程”建设的重点向基层供销社延伸,紧紧抓住“新网工程”建设的有利时机,坚持走以城带乡建“新网”,县基一体谋发展的路子。把县级企业网点改造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基层社的改造建设中。

  首先以大寨供销社为突破口,采取联合与合作,借力、借智、借势发展的工作思路,投资400万元。分别在大寨、皋落、赵壁改扩建基层社设施15000平方米,重点扩建了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中心店。在农村网点建设的布局方面,坚持以我为主,只要供销社原有网点能改造利用的决不另选网点,在解决建设资金问题上,采取企业出一点、经营户垫一点、承租费顶一点、扶持资金帮一点的办法,做到工程建设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要求、高速度建设。同时县供销社强化了领导,实行主任分片、股长包店,定标准、定工期,明确了目标责任。

  从2007年至今,经过7年间的努力,全县共建起360个农村便民店、农资店和便民超市。其中80%是供销社自己的直营店,除个别不宜建店的山寨小村,已覆盖全县所属乡镇村,覆盖率为100%。同时投资240万元建成两个配送中心,一个日用消费品配送中心,一个农资配送中心。2012年结合我县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缺乏的状况,在原农修厂旧址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了一个占地30亩的农副产品综合交易市场。该市场新建店铺541.8平方米,交易大厅3000平方米,超市585.7平方米,改造仓储面积1512平方米。安排摊位100户,就业人员300人,年交易额可达5000万元。这些项目的建成,为改善农村的购物环境,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朝风采

  今年以来,县供销社以“改造自我、服务农民”为主线,结合县政府“六个一工程”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项目,积极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进程,在“十二五”期间,重点办好四件事。

  一要强化农资、日用消费品经营服务网络建设,加大中心超市、便民连锁店的升级改造力度,筛选一批经营好、效益高的连锁店,重点带动率先向信息化迈进。在此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连锁配送经营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通过升级改造、规范提高,逐步形成点线对接,流通顺畅,一网多用,一店多能的现代流通新格局。

  二要整合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通过积极努力争取,在县城较理想的地段,新建一个6000平方米的再生资源回收集散市场,重新整合改造全县的回收站点。利用我们的场地网络、管理优势,与有实力、有经营能力的个体商户联营,采取统一管理股份合作形式,用两年时间完成网络建设任务。

  三要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加快基层社改造步伐。在发展模式上,基础较差的基层社通过资源整合、招商引资等方式加以改造,实力较强的基层社通过项目扶持带动、拓宽经营手段等途径提升服务能力,要借鉴肖家庄供销社的成功经验,用几年的时间打造2至3个经济实力强、服务领域广且具有自主经营实体、为农服务载体、合作经济联合体特点的新型基层社。

  四要搭建为农服务综合平台,各社要抓住乡村建设城镇化和土地流转的时机,适应农民生活社区化的新趋势,按照地域相近、规模适度、便民服务的原则,采取与村委会共建、与社会各方联建、与职能部门合建以及自筹资金建设等方式,主动参与县政府“六个一工程”,主动对接政府相关部门,承接文化娱乐、养老幼教、社会救助等公益服务,探索建立经营性和公益性相结合的可持续服务机制。今年以东冶头供销社作为试点,大胆实践摸索,及时总结推广。

(责任编辑:谭思嘉)

 打印文章 查看/发表评论